☆☆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论坛 >> 研究探讨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大学》这部经典

张俊生

各位朋友,大家好,从现在起,我们给大家介绍中国儒学经典中重要的一部著作《大学》。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的经典主要以儒家为主。但是儒家的经典也浩如烟海,为什么我们要先学习《大学》?我们首先要知道,大学这本书的核心是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儒家的老祖宗认为这是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的法宝,一辈子就干这件事。所以这叫做人生的纲领,三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三纲呢?《大学》里面又提到了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把它叫做八目。《大学》这本书认为,这三纲八目是我们每一个人提高自身素质,达到内圣外王的途径。什么叫做内圣外王呢?中国人为什么要达到内圣外王呢?内圣就是我们通过修行,能够使自己内心光明,心无挂碍,像圣人一样。圣人是我们中国人修行所向往的目标,如果我们朝这个目标努力修行,即使达不到圣人,至少我们也可以做到自己心情愉悦,并且受身边的人欢迎。我们在座的各位可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做到了在每个地方都受到大家的欢迎,我们是不是容易在一些小事情上面,比如夫妻之间、同事之间闹些小矛盾就耿耿于怀,弄得别人不愉快,自己也不愉快。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自身修养不够,不能圆润的处理这些矛盾,没有达到内圣。儒家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养,达到内圣。而儒家和道家佛家最大的区别是在于儒家觉得光自己修行好了,心情愉悦了,还是不够的。希望自己修养好了以后,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事情。这叫做入世,在社会上建功立业,也就是外王。这个王就是治理家庭,治理单位,治理国家,不是要当多大的官,在外面做大王。而佛家,道家的修行,更多的是解脱自己,所以,他们总是喜欢在深山老林里面修行,进寺庙,进道观,和社会保持距离。所以和儒家相比,道家,佛家的修行更注意内圣而很少讲外王。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实道家,佛家也说在生活中修行。内圣外王这个词还是庄子先说的。禅宗也说,“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但是儒家讲的更多一些,更注重入世。今天听了所有朋友的自我介绍,很多朋友都说了,希望通过学习《大学》这本书提升自己的修养,也希望能对自己的工作有点帮助。这一条非常好,就有“外王”的萌芽了。以上是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大学这本书。

那么,《大学》这本书的题目有什么含义呢?大学这两个字,如果用书名号括起来,就表示一本书,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中的一本。儒家的四书分别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如果不用书名号括起来,就是大学这两个字,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区别于中小学的高等教育。但是古代这两个字意义更为深刻。第一,他表示是大人之学,而大人又有三种含义,一是从年龄上相对于孩子们来说的,古代认为年龄超过一五岁,就是大人。这个时候学习的内容就是大学。大人的第二个含义就是德行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周易》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大人的第三种含义就是老百姓对政府官员的尊称。这第三条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古代的大学,第一表示学生的年龄超过十五岁,第二表示所学内容是做人做事的大学问,是君子之学,大人之学。那么具体来说,古代的大人应该学什么呢?孩子应该学什么呢?按照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朱熹在他写的《大学章句 前言》部分说:古代的孩子从八岁就要进小学,这个小学,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 某某小学校,也可能就是一两个学生的私塾,也可能是有钱人请到家里教自己孩子的私人教师。小学教什么东西呢?教的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还教“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我们注意看,前面主要是礼节方面,后面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文化知识。这就表明古代的孩子首先要学的是礼仪,在家扫不扫地?见到老人会不会请安,问候。我们看《弟子规》里面有一一二条孩子的礼仪,这是首先要学习的东西。后面的礼乐射御书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德智体三方面。礼乐就是品德培养,射御就是体育课。古代的孩子,主要是射箭和骑马,古代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打仗,冷兵器靠射箭,所以从小要学习骑马和射箭。书数就是我们的语文和算术,属于智育课,文化课。朱熹说古代的孩子,在小学就学这些。但是一五岁以后,就要学大人之学了。大人之学什么呢?“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个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就是我们说的内圣。治人之道就是我们说的参与社会管理,为社会做贡献,外王之道。也就是说十五岁以后的孩子不但要学修身,还要学习将来工作的能力了。可这和我们现在的教育差别很大。我们知道孔子有一句话,吾十有五有志于学。他一五岁学的是什么?就不是文化了,而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个是很大的志气了。所以古代是把一五岁作为学习的一个分断点。今天我们开始学的《大学》,其实就是后面的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而不是学具体的知识。中国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知行合一。我们在课堂上交流的知识只是知。课下我们要求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事情,就是行。光知不行就是假把式,没有用的。因为它改变不了自己的心性。我们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大学本科学历,但是,我们缺乏处理一些生活中小矛盾的能力,不论在家庭还是工作中,我们常常都有一些烦恼和纠结无法化解。当然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大学从来不学习穷理正心,修身之道。而古代的孩子一五岁就开始教这些了。所以现在我们来上《大学》这门课,其实就是补课,补古代小孩都知道的一门课。

《大学》这本书是谁写的呢?它的版本又有什么变化呢?朱熹最崇拜的学者,北宋的哲学家程子说,《大学》是“孔氏之遗书。是初学入德之门也。”如果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德性,那就要从《大学》这本书入门。为什么又说是“孔氏之遗书”呢?相传《大学》这本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特别是《大学》的第一章,按照朱熹的说法,是“孔子述之,曾子记之。”孔夫子当着曾子的面说着这段话,曾子把它记下来了,就成了《大学》第一章。这一章在《大学》这本书里特别重要,朱熹把它叫做经。经者,千古不衰也。《大学》后面还有一0章,朱熹把它叫做传。传就是解释经的。传又是谁写的呢?朱熹说,是“曾子述之,曾子的学生记之。”这里面就有一个传承,当然这些现在没法考证,只是主流的学者这样认为的。宋代及以后的学者,都把《大学》这本书,看得特别重。其实《大学》原来只是古代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文章,问世一千多年以来也很少有人重视。后来唐代韩愈要重振儒学,在他著名的文章“原道”里面引进了《大学》的语句,《大学》才逐渐为天下学者所重。北宋程颢、程颐两兄弟,在讲学中也时常引进或讲解《大学》,称赞其是“入德之门”,并对大学的语句次序,进行了多次调整和编辑。南宋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工,把全书结构分成一经十传,使得全书逻辑更加清楚。并把《大学》这篇文章从《礼记》中抽出来,《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从那以后《四书集注》成为官方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大学》这本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了。这样自宋朝以后,《大学》出现了两个版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礼记》中的古本,一是经二程、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朱熹《大学章句》本由于逻辑清楚,便于初学者学习,再加上是宋以后科举考试必读书,所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所以我们的学习也采用的了朱熹的《大学章句》本。当然朱熹的版本也受到后来很多学者的质疑,比如王阳明先生就坚决不赞成朱熹的版本。两个版本的差异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给予说明。

我们知道儒家重要的经典是四书。那这四本书到底应该先读哪一本,后读哪一本呢?古代就有很多学生问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朱熹给出的回答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什么叫以定其规模呢?朱熹认为,《大学》是人生的框架,先把架子搭好,人才能够成才。一个人的格局大小,关键看他的人生框架,这就是先读大学,以定规模。换句话说,人生格局多大?胸怀多宽?境界多高,取决于你对《大学》领悟的多少。然后“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为什么说读论语可以定根本?《论语》这本书,主要是记述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一本书。他是儒家教我们的做人做事的根本大典。读《论语》可以使我们做人做事的方向不会偏,所以叫做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什么叫做发育啊?我们种一棵小树苗,然后一点一点长大,这就是发育。读论语,可以定我们做人做事的根本,但是这还没有成长起来。孟子是我们儒家亚圣。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为什么叫做亚圣呢?说明孟子对孔子的学说思想,继承得最为完整,并且有大量的发挥创造,对于儒家的贡献,仅仅次于孔子。学了《论语》我们可以知道儒家的一些基本的思想,了解儒家的学习之道,修身之道,交友之道,为政之道,但是学了孟子之后,我们可以看孟子是如何把孔子思想进一步发挥的,这就是“观其发越”。接着朱熹说“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中庸是儒家的心法。讲的是怎样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把握中道,所以是最微妙之处。这是古人教我们的学习四书的顺序,所以我们第一步学《大学》,就是要确定我们人生成长的规模,做人做事的格局。使我们能够比较幸福的活在这个社会。

人要活得幸福,一般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个要解决好自己和自己的问题。我们有些朋友内心非常纠结,今天的想法明天又会发生改变,有时候甚至一分钟前的想法接着又会变了,这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没有解决好第一个问题。除此以外,一个人要活得好,受到大家的欢迎,还要处理好第二个关系,就是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我们注意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有些人是很受人欢迎的,各方面关系都处得比较好,他可能没有读过经典,甚至连中国文化都不知道,但我们是中国人,实际上是十人九儒,你不知不觉的就是按照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儒家的那些思想行为在做事。当然如果再学一些儒家的经典,可能会人际关系处理的更好,更具有主动性,如鱼得水。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艺术,处理好了,更是一种幸福,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抱怨之声,我整天这么辛苦,可是家里面老公孩子还不满意,我在单位这么努力,领导还没有好脸色给我。所以我们一些朋友活着很郁闷,这就是没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要活得幸福,还要处理好第三种关系,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今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肺炎,多数证据指向我们吃了带有病菌的野生动物蝙蝠。这就是就是典型的人与自然关系失调造成的。当然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很多方面,除了大的社会管理以外,就我们个人而言,如何更加节能环保地生活、顺应自然、保护环境、参天地之化育是我们个人应该思考并努力实践的内容。上面提到的人生幸福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在我们的儒家经典里面都能涉及到。所以我们讲儒家经典主要是内学,提高心性之学,这和我们传统的分科大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我们以孩子的教育为例,古代的教育,我们看孔夫子说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整个一套体系,古人叫童蒙养正,就是围绕着孝悌谨信,仁爱各方面展开的,教育孩子做人。专业知识文化要不要学呢?当然要学,那是“心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把德行培养好,如果还有精力有余,那么再去学习这些东西。也就是说,古人如果认为你这个孩子德行不行,其他的学习是可以放一放的,我们现在正好反了。我们在座的父母,孩子从幼儿园开始,竞争就开始了,给她参加各种的补习班,画画,舞蹈,钢琴等等,希望他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小学开始作业越来越多,更开始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你要好好学习,达到班上的前几名,才有可能将来上哪一个重点中学。孩子到了中学继续灌输,要进入全校前几十名才能进入重点本科大学。进入大学,虽然不在父母身边,可是也会经常唠叨,要怎样怎样才能找到好工作? 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德行教育,不要说像古人那样,先进行德行教育,可能就是家务,我们都不愿意让孩子做。不是不愿意让孩子劳动,主要是怕孩子扫地洗碗的时候,别的孩子又做了一张试卷,高考的时候分数就差了一点。整个社会现在都是快节奏。我们看看现在新华书店都有哪些书?比如《三分钟看懂一个人》,《一分钟读心术》,《一五秒打动对方》、《一眼看透你周围的人》等等,这些书反映了一个社会浮躁的一面。在这样一种浮躁的快餐文化影响下,我们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可能知道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也无法扭转,因为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只能跟着社会快节奏走。我们能够做的,最多只能在小范围做一个调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将来在对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我们能够坐下来,关起门认真学习中国的经典,虽然只是先走一步,先做一个调节而已。也说明我们还是很有定力的,也是很有缘分的。

在这样一种快节奏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安定,内心静下来呢?《大学》里面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从学习《大学》开始。但是,现在距离经典产生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二千多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去学习这些经典呢?我的老师,中国科技大学刘仲林教授九年前创办了一个面向社会大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组织——中华文化大学,我也有幸在里面参与了学习。刘教授给中华文化大学提了九个字的定位: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我觉得这九个字定位非常准确,第一我们要向经典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道统;第二我们不盲从经典,还要把经典和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结合起来,从中找到我们新的使命;第三我们不是玩嘴皮子的,我们要落实在行动上,这就是同修行。我们就把提升人生的高度和我们脚踏实地的行动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好经典。这九个字是我们学习经典的一个宏观的把握。

从个人学习的角度上来说。刘仲林先生针对现在社会上的国学热和国学万象,也提到了九个字:“入门正、立意高、妙物美。”什么叫做入门正?现在如果把所有传播国学的机构,我们大家接触过的和没接触过的放在一起,大概有这么几类:第一类是学院派,大学里面坐而论道,整天研究古人这个词有什么意义?那句话代表什么?现在大学生文科的学生学国学的很多,你和他吃饭聊天他会滔滔不绝,孔孟老庄无所不知,天上地上无所不晓。但是到了现实社会,做人做事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一点不遵守公共规则,似乎中国经典里面的温良恭俭让和现实生活完全是两回事。至于在虚拟世界更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你到qq群微信群去看,他经常在那里随便骂人,随便踢人。这就是坐而论道。这些学生将来可能会拿个文凭,某某学院的硕士生,博士生,但是从修行角度那就很差了,还不如古代的一个学过《弟子规》的小孩子。

第二类是草根派。谁喜欢国学,就自己或者联络几个人成立一个书院或者传播国学的机构。据我所知,合肥市目前至少有二十多家书院。这些书院的发起人本意都是传播国学,毫无疑问都是好的。作为个人爱好没关系,但是你的个人爱好拿来传播,这就有问题了。第一你没有经过系统的国学专业训练,第二你更没有掌握教育的基本方法。这样就开门办教育是不是很危险?我们家长也搞不清,反正孩子读经典有好处,就给他送到各种各样的幼儿读经班,幼儿礼仪培训班,到底应该如何学,学什么也不知道。还有各种各样的成人班,名目繁多,有些收费还非常高昂。这就是现在草根派的现状,鱼龙混杂。

第三类是综合创新派,简称综创派。综合创新学派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十大最有影响家的哲学家之一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他主张中国的文化建设要 “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其中“唯物”指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中国传统的辩证唯物论;“理想”指中国传统的道德与人生哲学;“解析”即西方的逻辑分析法。在理论上,应该将现代唯物论哲学与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哲学传统结合起来;在方法上,将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综合起来。这就是张岱年先生提出的“综合创新”说的基本内容。上世纪八0年代以后,张岱年的理论观点开始在中国学术界受到关注,并逐渐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后著名哲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方克立先生继承张岱年先生倡导的中西马“三流合一”、综合创新文化观,于二00六年明确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论,实质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和西方文化的“他山之石”地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辩证统一起来,创造具有博大气象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和我们国家在文化建设上提出的“不忘本来,吸取外来,面向未来”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刘仲林先生以张岱年综合创新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大为依托,在安徽进行了九年 “中华文化大学”实践,目前还在继续。我们学习经典,入综合创新之门,才是入门正。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境界,悟道行道。换句话说,以悟道行道为学习中华文化的最终目的才是立意高,除此以外都是小道。按照哲学家冯友兰的说法,人生有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自然境界。这种境界的人和动物没有两样,吃饭睡觉,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该干啥干啥。第二种境界为功利境界。人从无求走上有求,开始追求功名利禄。就社会现实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功利境界之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的和行动。比如现在我们国家倡导的中国梦,实际上就是由千千万万老百姓的个人梦所组成的。比如我们有朋友想把房子换大一点,买个好车,有年轻的朋友想在今年找个好对象,有专业人员想考一个高级工程师,还有的想在单位里面好好努力,将来能不能当个主管,当个科长等等。这都是功利境界。功利境界虽然是为自己,但也并没有什么不对。我们每个人对个人名利的追求,客观上也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当然,这种追求,要合情合理合法,不能不择手段,为了赚钱,卖假药,贩毒品,搞电信诈骗。第三种境界是道德境界。道德境界的人既追求利,也追求义。但是道德境界的人所追求的利主要是社会的利益为主,而不是个人利益为主。比如说,现在我们到处宣传的中国好人,道德模范,岗位标兵,包括我们经常发生的讨论的见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都属于道德境界层次。儒家讲的,见利思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是道德境界。道德境界,已经属于比较高的境界了,处于道德境界的人,往往比较受人尊敬,比较受人欢迎。但是。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这还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也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人生第四个境界。天地境界的特征是人不但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活着,还要为整个宇宙天地活动。人的行为不但“事人”,还要“事天”。只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才具有真正的理想人格才是圣人。天地境界的人具有更大的胸怀和慈悲,如佛教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仅对人类,就是对花鸟虫鱼,万事万物也充满感情。像北宋的哲学家程颢,家里面院子的台阶上长满青苔,有些仆人就要给弄掉,怕他雨天滑倒,但是程颢坚决不同意,说要看这些青苔生长的欣欣生意。这实际上就把花花草草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当然,天人境界不仅仅是对万事万物保留一份悲悯之情,消极的顺应自然,更要积极的参与天地化育,如《易经》泰卦所言,“天地交,君子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达到天地境界的人,其实就是悟道之人,如同庄子所说“万物与我共生,天地与我为一。”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学习中华文化,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即使达不到,也要“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这就是立意高。

一旦我们能够达到悟道的境界,我们能够感觉到了心情愉悦是无法描述的,也是无法表达的。那就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是妙悟美。

总之,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核心在道,道的核心在于亲证实践。我们学习中华文化从《大学》开始,学习《大学》要入文化综合创新之门,立悟道行道之意,体天人合一之美。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