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从《谜宫》中悟“创造之道”

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这门课上,师长谈及“创造之道”,常说应“知本达至”,了解天地自然,了解人文社会,洞察自己,进而达到悟道的境界。而后师长又说了一句令我感触颇深的话:“中华文化复兴,不止白发中华之存续,更在青春中华之创造。”前些年,国内掀起了一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风潮,上至各大官媒,下至各方学校,都在号召大家读经典,传文化。当时,由于喜爱古诗文,再加之有考学的需要,我自己也读了不少诗词歌赋,背了不少古文典籍,然而当时仅仅是停留在读背的阶段,也并没有想到来创造些什么东西。现在想想,或许在我们这个时代,传承之余确实该有所创新,继往圣之绝学,进而转化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华新文化”。

然而“创造之道”在何处?师长说,在生活里,生活处处有创造。近些日子忙完专业课论文,略微得闲,想找点乐子,然而又因疫情不能出门游玩,烦闷之际在家中意外翻出数月前购入的《谜宫·金榜题名》。享受解谜的快乐之际,我似乎从中悟出了些许“创造之道”,于是在此分享一二。

《谜宫》系列的两部解密书:《如意琳琅图集》、《金榜题名》我都玩过,两部书皆是将书本道具与线上App结合,读者需要借助书本道具来破解App中的谜题,同时在两部书的故事中皆有涉及清代著名历史人物及历史故事。

在玩《谜宫·金榜题名》时,顺着游戏中的故事,我又学习、回顾了诸多历史知识,比如说科举考试的流程、科举考试中的墨卷与朱卷、清代的官员结构……过去我自认为我自己是对清代历史不大感兴趣的,没想到这次,我一边顺着App上的剧情用道具解谜,一边翻阅史料,查找故事的主要背景“咸丰戊午科考案”以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肃顺、翁心存、翁同龢……

其实在过去,我从未想到以此种方式学历史、学传统文化,我最初了解科举是通过中学历史课,当时老师在台上讲,我在台下拿着课本记笔记,记完过后再利用课余时间背下来。而这次,我通过这本解密书,把整个科举的流程复盘了一遍,解密书中有附带一系列与科举考试相关的道具,诸如朱墨卷,考生的名牌,甚至是考生从庙中求得的幸运签。这些道具再配合书中的剧情,让我对整个历史事件有了更身临其境的感受,虽然事件距今已经相隔百年,但我用这种方式体验完后,竟觉得像是自己亲身经历一般,以至于对于咸丰科考案,我虽没有正儿八经地去记背里面具体的内容和人物,但跟别人讲起这个历史事件,我也能讲个八九不离十。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碰撞,以互动的方式,让读者身临其境地读历史、学文化,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创新呢?

近些年很多人提过这样的关键句“让历史活起来”“让国宝活起来”,而如何让历史活起来,让国宝活起来,让人们不再认为学历史不过是背诵故纸堆中的文字,让人们不再觉得博物馆中的古物只是没有生命的死物。我觉得拍纪录片是个好方式,文博类节目也可圈可点,但我觉得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创新,还要有更有创造力的方式,而《谜宫》系列解密书便是给这一系列“创新”开了个好头,创新传递历史知识的方式,创新解读历史的方式。我觉得,以这样创新的眼光、手法再看历史,或许也会发现它分外可爱。

所谓“创造之道”,我认为它是包容的,可用于各个领域,不仅仅限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但在这个时代,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必须融入“创家之道”。此次,我从一本历史主题的解谜书中小悟“创造之道”,我起初感叹:“历史故事还能这么玩,这书的主编得多有创造力啊。”后来,摆弄数遍《谜宫》后,便也渐渐觉得,这其中的“创造”是由心而生的,唯有心中有创造的念头,才会去有所改变,有所尝试,进而有所突破,有所成就。《谜宫》用如此有创造力的形式传递知识,或许有想取悦更多读者的想法,但更多的,我觉得是制作者们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尽管这创造的过程不易,但我相信他们是乐在其中。

    心有所想,行有所指,心中有创造,手上做的便有可能是创新的事。所谓“知本达至”,追溯中华文化之本源,了解文化创新之需求,将“创造之念”刻于脑海,生活中时时观察,细细思考,进而做出创新之事,或许这样,也算是悟道了。由此,我班门弄斧,忽然想改改张载曾说过的那句“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我们这个时代,或许我觉得这样讲更为合适:

  “继往圣之绝学,扬创家之道义,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阳博骞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