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学员心得

批判性思维与中国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澳门科技大学 王语桐

 

摘要:

本文是一名英语专业学生对新文化“创学”的感悟和对“新文化建设”实施的个人见解。作者从“教育创造”这个角度深入研究,分析了“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尝试在教育发展方面提出三点建议:在“百度百科”中加入“观点”一部分;用“明辨性思维”来补充“批判性思维”的不足;把《咏芭蕉》加入语文教材。基于“两创三来”的指导方针,本文鼓励中国教育形成“以中文传统文化为本体,结合部分西方批判性精神”的创新型教育模式,使“批判性思维”成为“中华文化创新”中的一部分,希望未来发展出具有中华文化气息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创新性发展,教育,创造性。

 

   

通过“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意识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中国大学生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秉承“道不远人”和“学之为创”的理念,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希望利用自己所学的“批判性思维”知识贡献于“新文化建设”的理论建构,并且以“教育”为具体实施的突破口,发展以“批判性思维”为主要内容的“新”教育模式。

一、教育与批判性思维中的创造性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的意识形态发展最活跃、最旺盛的一段历史时期,儒、道、法、墨等流派之间相互争辩批判,又相互渗透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哲学思想,为现当代中国“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且庞大的“传统价值观”理论体系。但战国时期之后的两千多年到今天,中国经历过了数次改朝换代和多少战争与革命,再一次的“百家争鸣”似的思想爆发期却迟迟没有出现。当代中国人“批判能力弱“缺乏创新精神的缺点为中国当下所面临的“新文化建设”增加了挑战性。而根据刘仲林教授对“创家之道”的讲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从2019年开始的第二个“一百年”成为了“中华文化创新”的黄金时期。我认为对教育的“创新可以成为实施“创学理论”的一个切入点,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成为“中国新式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国自古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地位之高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撼动的。作为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影响最深的文化典籍——《论语》,第一章就是《学而篇》,这说明对“教育”的思考在儒家思想中是位列第一的。这一章中很重要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指的就是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而实践是达到“道”的境界的必然途径。这说明了“教育”与“创造”在传统文化中密不可分。同样,“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谓的“新式知识分子”都是因为受了国外的“新教育”而产生的思想启蒙从而产生革命斗争。其中,受不同国家教育的知识分子所产生的个人价值观、所探索的革命道路也都不尽相同。例如受过英美教育的胡适,梁实秋,徐志摩等人总是以“浪漫主义者的姿态看待“新文化运动”;而以鲁迅和郁达夫为代表的受过在日本留学的知识分子总是带着激进反抗的态度推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这说明五四运动的思想革命由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向不同的方向引导,受到诸多外国思想的影响。因此,第二个“一百年”的“新文化建设”也应当把教育当成主导大众思想变革和价值观改变的必要因素。另外,梁漱溟在《人生在创造》中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创造”。教育不仅对个体具有创造意义,对整个文明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梁漱溟认为理想的社会就是一个完全教育化的社会,个体之间的相互教育、学习也是在创造自己,创造文明。

“教育”同样具有“创造性”的是起源于西方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思维指的是有逻辑地,著重证据的清晰严密的思考方式。虽然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始终运用的教育理念,中国因受儒家“仁学”的长期影响而忽视“批判”对创造的意义。但是在从“儒学”到“创学”这个穿过传统观念壁垒的“创造性转变”之后,“批判性思维”不再是与中华传统意识形态相抵触的“外来”思想了。反之,“批判性思维”与当下“新文化创新”的方向相一致。他们都反对“孝悌之道”、“盲目从众”的旧思想,强调理性创造。张岱年先生对于中国“新文化创新”的非常重要的言论是:创造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中其核心作用的就是改变价值观,建立新的价值观;改变思维方式,建立新的思维方式。而批判性思维正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人们在批判事物的过程中本身也就是在“创造”。这同时符合张岱年先生在《张岱年全集》中所表达的另一个期待:学习近代西方的创造精神。

综上所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都非常适合在“新文化建设”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教育”是任何文明建设都不可缺少的出发点;“批判性思维”是符合张岱年先生理念的,并且是来源于西方具有创造性的新思维方式。所以,我认为在今后的“文化创新”的理论部分可以引入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在建设方面,可以在教育中结合批判的思想。

二、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批判性思维除了在理论建构方面拥有“创造性”,以“批判性思维”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也在社会中也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中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界对此的重视。例如,2015年的“全国新课标卷I”中的作文要求考生对“女大学生举报自己父亲的违法行为”这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没有思考角度的限制,更没有正反观点的限制,只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是好的文章;2018年的“全国卷II”的作文题目更为突显这个趋势:二战期间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在飞机中弹多的地方加以防护,而只有一个人认为应该在中弹少的地方加以防护,最后用事实证明了这个人的观点是正确的。很明显材料中唯一的“正确”的人知道运用“批判性思维”,理性客观,敢于质疑大众,凭借事实依据得出的正确结论。这是高考语文作文中对“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此外,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有的为了尝试“批判性思维”与各学科教育的结合,建立了“试点学院”、“试点班”,还有的大学以选修课的方式在开展“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尤其是与英文相关的学院或专业。我在澳门科技大学英语专业已经学习三年,“批判性思维”是我们的英文写作中最常见的思维技能,体现在对逻辑严谨度和清晰理论框架的高要求。而我在辅修“新闻学”和“传播学”以及其它选修课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事实依据和严密的逻辑在学术发展中的重要性,自圆其说的“创造”远远比按部就班的“顺承”要更有价值。

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在中国崭露头角。并且在教育研究领域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诸多学者朝着“吸收外来”的方向努力探寻“批判性思维”在中国合适的发展道路。例如,在今年的2月份,“现代教育技术”这个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现状调查报告。这是一个量性研究,通过对全国20所高校发放了1833份有效的调查问卷,证明了中国学生虽然在寻求真相方面能力较弱,但是在求知欲和分析能力这两个方向表现突出,擅于通过严谨的思维逻辑解决问题,只不过是批判性的潜力没有被很好的开发。这篇报告的作者沈霞娟提出要培养老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学策略,并且在深度学习中激发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潜能。

三、对教育界“创新性发展”的建议

通过跟刘仲林教授学习“创学”的思想,和对“批判性思维”本质和发展现状的分析,我结合自身学习“批判性思维”的经历,和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批判性思维”在中国的传播还在初步阶段,与中华传统哲学体系的融合也尚未成熟,在教育方面,还存在大众普及不到位、翻译不准确、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成熟的问题,所以我尝试提出三点对中国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质性建议。

1.在“百度百科”中加入“观点”一栏。

我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中会更多的利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学习资源,例如每当遇到陌生的学术名词,我通常会在“维基百科”中查看英文的释义。有一次我因课程任务需要,在维基百科中搜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最新探月计划“Artemis program”的相关知识, 而又好奇地在“百度百科”中搜索了相应的中文名称“阿尔忒弥斯计划”,我发现“维基百科”比“百度百科”多了一个部分的内容——Criticism(批判)。这一部分列出了很多航空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知名的宇航员对这个探月计划的观点,包括支持的观点、不支持的观点和各自的理由。而在“百度百科”中就只有“历史”“发射载具”“载人飞船”“任务成员”这四个部分,都是对这个探月计划的客观描述,而没有任何观点性的表述。另外,我还曾在两个平台分别搜索“批判性思维”的词条,“百度百科”仍旧是比“维基百科”中的内容要少很多。最重要的,“维基百科”中有指出这个词语在翻译时的漏洞和不同专家的看法,而在“百度百科”中却是看不见的。

为此,我认为也可以在“百度百科”中加入“观点”这一栏,把正反两方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或理论列入其中。以此引发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鼓励人们产生“新的见解”,进“思想的碰撞”。张岱年先生说:“人应发挥其创造力,而日进无疆。”意思是人人都有创造新文化的能力和责任。所以如果“百度百科”作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大最受欢迎的“百科全书”都在禁锢人们的思想创新,引导人们接受并顺从现有的实事和理论基础,那“百家争鸣”式的局面将从何而来?所以我认为“百度百科”作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学习网站,应该率先朝向“文化创新”方向做出努力,引导人们在学习某一知识体系的最初阶段就有“批判”的意识,这样才容易出现思想上的“创新”。

2. 用“明辨性思维”补充“批判性思维”的不足。

通过我的观察,因为英语专业的同学们常常被鼓励用“批判性”的思考方式学习,不提倡以老师为权威无条件听从的思想观念,有时会出现同学与老师之间发生过于激烈的争执,最后依然没有得到思想的进步的现象。还有各大社交媒体中也常常出现对某件事情过度“批判”的现象,例如抬杠,键盘侠等。这无疑是人们接触了西方的“批判性思维”后产生的现象,我认为造成这种错误理解的原因在于“批判”二字的字面意思。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被应用最广的中文翻译,来自于日语的汉译法。但是这个翻译扭曲了它真正的涵义——逻辑清晰严密的思考。而“批判”两个字从字面上让人们误以为要批评别人,给别人挑错的意思。我认为Critical Thinking的另一种译法——“明辨性思维”——更能准确地传递这种思考技能的要点。“明辨”两个字的直意是明晰地辩解或明确的分辨,这与美国哲学协会(APA)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其中强调的自我审判,重视证据,考虑的全面性和严谨的衡量标准这些意思相近。相反,我认为“批判”两个字与APA的定义相差甚远。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批判”中既没有强调“自我反思”的重要性,也没有突出“逻辑的严谨性”的涵义。我还注意到近几年国内很多畅销书都以“批判性思维”做书名,也有不少专业人士在为大众解释“批判性思维”的真正含义以防止人们被误导,可是仅仅“批判性思维”这五个字怎么能够正确引导人们理解?在现有翻译不好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传播出去一个更准确的表达呢?所以我建议在教育中开展“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也把“明辨性思维”这一叫法推广出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字面意思对中国人的误导。

3. 把《咏芭蕉》加入语文教材中。

创新中国的文化,绝不能抛弃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积淀数千年的以“悟道”为最高境界的中华文化特有的智慧理应成为一切文化创新的基础。考虑到作为西方主流思想的“批判性思维”在中国的流行很容易促使类似“全盘西化”的局面,同时也为了遵循“不忘本来”的指导方针,融继承与创新为一体,我认为“批判性思维”更应该加入到语文的教育中,具体做法可以把张载的《咏芭蕉》这首诗放到中学或大学的语文教材中,面向所有的学生传播,使“创新”思想不仅仅是小部分人的责任,在传承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华传统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融合“批判性思维”从而创造出新的思想,新的文化。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新”的思想,张载的这首《咏芭蕉》从“新枝”到“新心”、“新德”,再到实的“新叶”、“新枝”,由虚到实,转识成智。这首诗短短28个字包括了“创学”的核心思想。以古诗为载体,以芭蕉的成长为喻体,表达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其中“新叶”和“新枝”指的是实践;“新心”和“新德”指的是意识形态,这也非常符合“创学”中“知本达智”的思想。因此,《咏芭蕉》这首诗如果能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当会很好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为基础,学生们便会更容易接受“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使“批判性思维”只存在与英语相关的专业。我认为把西方的“批判”精神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创新的思想作为“连接点”,而张载的《咏芭蕉》就是这个“连接点”的载体。古为今用,中体西用,从而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气息的批判性思维。

以上三点是我个人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后提出的建议,希望可以在“新文化建设”中做出一点贡献。我的理论依据是由于“批判性思维”本身具有创造性,所以它与“帮助人创造”的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合理的。在中国当下面临的“新文化建设”期间,我希望结合“批判性思维”的新式教育可以成为“创学”实践的一部分,可以在中华文化的创新的过程中引发另一个“百家争鸣”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陈伟海:《教学与管理》,高考宏大主题作文背景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2020。

梁漱溟:《朝话》,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刘仲林:《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第6页,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

沈霞娟, 张宝辉卜彩丽:《现代教育技术》,2期48-57页,北大核心,2021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卷一,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卷六,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熊十力:《十力语要》,卷四,351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8%BF%E5%B0%94%E5%BF%92%E5%BC%A5%E6%96%AF%E8%AE%A1%E5%88%9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temis_progra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9%B9%E5%88%A4%E6%80%A7%E6%80%9D%E7%BB%B4 

https://sites.google.com/site/qepcafe/modules/overview/facione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