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论坛 >> 研究探讨

哲学之后

——《创见》之

张春楼

 

“哲学之后”(After Philosophy)的概念,我最早是在剑桥大学的网站上看到,结合现在的语境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获得哲学学位之后,离开剑桥,哲学专业毕业生的日后就业去向如何;二是人在哲学上有所建树之后心归何处。这里尝试译为“哲学之后”,即使“译不准”,也瞩望哲学和哲学人有服务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好前景。

谈及“哲学之后”,不得不说说“哲学之前”和“哲学之时”。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争论问题的利弊,不喜欢解开自然之谜、社会之谜、人之谜,或者更直接地说,不喜欢去严谨思考,最好闭口不谈哲学,不碰哲学。此类情况,也就无所谓“哲学之时”和“哲学之后”。

如果一个人正在考虑学习哲学,但还没有浓厚的兴趣,我强烈地建议您读一些关于哲学主题的书,或结识一位哲学教员,以便获得较为现实的想法。至于先读哪些哲学书籍,不一而足,因为哲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每一国家或民族的哲学旨趣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独特的风格。例如剑桥大学就推荐学生去阅读笛卡尔的《沉思录》、罗素的《哲学问题》、密尔的《功利主义》和布莱克本的《思想》等哲学名著。我们不必担心被洗脑,吃牛肉不一定就变成牛,哲学能教会读者走出他者的世界,不再沦为著作的奴隶。

学习哲学,除了存在被洗脑的顾虑,还捎带研究方向的苦恼。不过,遴选方向的烦恼,实属多余,因为哲学不论东西,都通向智慧。

哲学探索知识和思想的基础,理性、意识和认知的本质,以及价值和“修齐治平”的理论源头。哲学研究的问题指向自然,也并不远人;哲学活动需要复杂的批判性思维、严格的分析能力和对新观点的敏锐洞察,特别是对宇宙人生的整体领悟和实践境界的高质量升华。

百姓日用即道。学习哲学,不是非要跨进哲学院(系)的门槛,哲学可以无师自通,哪怕之前没有涉足,只是那样的周期太长。人太多蜷缩于世界的一个角落自娱自乐,或专注分析,运作概念思维;或整体领悟,享用审美逻辑。也可能是思想共同体或哲学流派秉持自以为是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穿梭于传统与现实之间,推动历史改朝换代或导演无数场悲喜交加的历史剧。一些智者中的智者不拘形式、海纳百川,闭着眼睛进行无纸化思考,以最廉价的学费将获取的百科知识转化为可以免息赠送大众的智慧。

哲学人,不需要考虑通往智慧的方向,反倒可将方向随时掉转。改变哲学行走的路线简单到无需和谁商量,只要换本书、摆张桌就行,也可以模仿《思想者》一丝不挂地托腮或托下巴独自沉思,因为大脑永远属于思想者。

人,理想在天上,还得在地上生活。“哲学之后”往往是人们追问智慧去向的话题。往俗里说,哲学能够给予人怎样的功名利禄?墨子、叶适、陈亮、密尔和边沁等中外哲学家已给出了许多“功利主义”思想的参考答案。我们直面现实,不必与哲学家们的思想对号入座。

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哲学之后”的学位不是任何特定职业的必备资格,但通过学习培养的分析和批判技能,如严谨性、精确性、创造性等哲学素养,能使哲学人为各种职业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商业、教育、法律、计算、新闻和管理等。

哲学人追求智慧,丰衣足食、身心健康仅是目标底线,让智慧与权力“联姻”去实现“修齐治平”才是至高境界。

作者简介:张春楼,江苏沭阳人,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淮阴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学、创学与交叉科学。E-mail: zcl2000@mail.ustc.edu.cn.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