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二十一章至二十五章)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1、原文诵读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huǎng) 惟惚(hū)。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2、白话翻译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从物的角度看,道是一种恍恍惚惚,似有似无的存在。在惚恍之中,隐约有象的存在;在恍惚之中,隐约有物的存在。在深远暗昧之中,存在着天地万物的原始精质,这种精质是真实可信的。

从现今上溯到古代,大道从来没有消失过,可以靠它来观察万物的起源。我凭什么知道万物始初的状况呢?凭的就是这个道。

3、要点解读

本章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描述。全章表现了一种自甘淡泊的心境, 但也显得有点无奈,自嘲、孤独、幽默和叹息。真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自甘淡泊唯道尊。”

这一章除了描述道的特性外,重点阐明道和德的关系。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里的“孔”是大的意思,“德”是“道”的显现和作用。《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是:“德,升也。”表明德的本意是升高、登高。到了西周时期,德才具有德行、品德的意思。《尚书》里面称赞尧帝就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之词。《礼记 乐记》说:“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孔德”就是大德的意思。在古代,道和德是两个分开的词,据现代中国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的考证,道和德连在一起成为道德这个词,始于战国后期。汉代以后,道德才成为了常用词,而第二十一章的德,是老子道德经中第一次出现这个词。“容”是指事物的运作或形态。孔德之容就是指具有很高德性的人所表现的形态及其内涵。一个真正有德之人,他的内涵及表现形态,只是遵从一个东西,这就是道。所以叫“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八个字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道和德的关系。

道落实到人生层面,变成可以示范、操作的属性,就是德。比如《道德经》要将道为人所用,对我们的人生有指导作用,就显示出无为、包容、谦卑、和而不同等特点,这样才能对于我们社会、人生有着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南怀瑾先生说, “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他是从字形的解释出发的,“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字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道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在隐隐约约中呈现出光明,洒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道不仅具备本体的含义,还具备境界的含义,所以“道”既是一种本体,也是一种境界。

4、案例故事:道与微观物质世界

本章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惚兮恍兮是一种深不可测的混沌状态,虽然微小深远不确切,但是万事万物却由此产生。

那么在混沌状态中,产生万事万物的最原始的东西是什么呢?老子认为,其中有精。精就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最基本的原质。庄子说:“夫精,小之微也”,小到不能再分割了。我们知道,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产生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有原子核和外部电子组成的。原子核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而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构成的。这样,我们就进入了微观粒子世界,又称量子世界。

在量子物理世界,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叫不确定原理。这个原理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1927年提出的。原理陈述了精确确定一个粒子,例如原子周围的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是有限制的,不能有同时得到精确的结果 。这个不确定性来自两个因素,首先测量某东西的行为将会不可避免地扰乱那个事物,从而改变它的状态;其次,因为量子世界不是具体的,但基于概率,精确确定一个粒子状态存在更深刻更根本的限制 。通俗的说,量子世界不确定原理,与老子描述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状态不谋而合。两千多年前,老子通过对“道”的哲学推测,提出微观世界具有“惟恍惟惚”的状态,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科学家验证了这一状态的现实存在,这是一个是多么惊人的验证!

当然,这里老子对道的预测和科学对粒子的论证,并不是一个完全等同的问题。不过,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道德经》深刻的物质世界基础,美国科学家卡普拉的世界名著《物理学之道》,把老子的道,推广到物理学量子论、相对论的科学领域,被翻译为20多国文字,发行量达百万册以上,绝非浪得虚名。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原文诵读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 bì)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能长(cháng)。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白话翻译

能承受委屈反而可能得到保全,愿意屈就反而可能得到施展;处于低洼反而可能得到充满,处于破旧反而可能得到更新;少取取反而可能多得,贪多反而可能迷惑。

所以有道之人顺道而行,以此作为处理天下事务的模式。不固执己见,方能明判是非;不自以为是,方能彰显真知;不自我炫耀,方能人见其功;不自恃( shì)傲慢,方能功德长久。

正因为有道之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才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曲则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到的。

3、要点解读

本章老子开篇用六个短语,即: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表达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辨证观,说明除了形而上的道是独立不改,抱一为天下式以外,世上所有对立的事物都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人们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对事物的正反两面有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全面考虑问题,以免过于偏执,处处争强好胜。不争,才是顺道而行的处世法宝。

其中“敝则新”的观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敝是陈旧的意思。“敝则新”,说明“陈旧”中孕育着“更新”。有一个成语,叫做“推陈出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2007年,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曲阜参观孔子故里时,用汉字题写了“温故创新”四个字,更具有时代特色。老子提出的“敝则新”思想,对于我们现在所处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老子说:“圣人执一为天下式”。这里的“一”是“合二而一”的“一”,即道。道一分为二以后,就出现了“曲、枉、洼,敝、少、多”与“全、直、盈、新、得、不惑”对立,同时也包含了对立面转化的机缘。悟道,就是把握转化的机缘,努力实现转化,同时保持低调。

接着老子提出了保持低调的四条人生格言: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不自我炫耀、不自恃傲慢,由此才能达到:明判是非、彰显真知、人见其功、功德长久。

 其中“不自伐,故有功”很有现实意义。“自伐”就是自我表扬,自吹自擂。在职场上,很多人都具有“自伐”的毛病。做了一点事情就到处炫耀,生怕领导和同事们不知道。结果弄得大家都烦了,有点功劳也被他吹掉了。东汉开国名将冯异,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战功显赫。但他非常低调,不自伐,在跟随刘帝作战的间隙,那些开国将领们,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话题无非是自表战功,胡吹乱侃。这时候冯异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到大树下面。于是,士兵们便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这就是不自伐,故有功。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颇有深意。现在社会上急功近利盛行,各种名位和财富的争夺进入白热化,令人眼花缭乱。当此之时,修道者对于功名利禄,抱着不争的心态,顺道而行,仿佛成了浮躁社会的逆行者。修道者心胸广阔,始终和大道为伍,把工作和事业做到极致,将功名利禄看作身外之物,在事业上做到第一,在人品上也做到第一,天下谁能与之争呢?

4、案例故事:“曲则全”的故事

庄子讲了一则故事:他漫步在山林之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繁茂,但树干弯弯扭扭,伐木的人不断经过树的身边而不砍伐它。庄子问伐木的人为何不砍伐这棵树呢?伐木的农夫说,因为这棵树太弯曲了,没有可用的地方。庄子非常感叹的说,“这棵树正是因为它的弯曲才能够长寿啊。" 人生也是这样,道时隐时现,时曲时直,所以有时候以退为进也是顺道而行。比如我们常常说某个人会讲话,其实他就是说的比较婉转,注意方式方法而已,但别人往往就能听得进去,从而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这就是曲则全。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1、原文诵读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白话翻译

大美不言,大音希声是合乎自然的。所以再大的狂风也刮不过一个早上,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谁制造的狂风暴雨呢?是天地。天地所为之事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人为之事呢?

循道行事的人,必能与道合一。由此可见,有所得的人,得到的是道;有所失的人,失去的也是道。与得道的人同行,就能得道;与失道德人为伍,也就失道。对道诚信不足,自然不会信道。

3、要点解读

本章从“少说话合乎自然”这一论点出发,提出了统治者治理百姓要合乎道,合乎德。统治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国家,社会就有相应的风气与此对应。合于道的人,就会得到道的回报;不合于道的人,则不会得到道的回报。

 “希言自然。”“希”就是很少的意思。有时候我们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会说,哎呀,你真稀客。就是说你很少来,是贵客。 “希言”即很少说话。“自然”不是指自然科学的“自然”,而是哲学名辞,可以解释为“原来如此”或“本来如此”,实际上也就是道的代名词。因此,“希言自然”的意思不是“很少说到自然科学的理论”,而是指大道至简。所以这是一个倒装句,如果说“自然希言”可能更好理解。对于一些本来就如此的东西是不需要多说的。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是“希言自然”。但老子把它放在这里,更深的意思是指对于管理者者来说,少发号施令是符合自然之道的。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就是飓风,又称台风。飘风虽然可怕,但它一般到了中午,都会减弱缓慢一点。所以说,任何飘风都不是终朝不变的。骤雨,指大雷雨。夏天的大雷雨只会下一阵,不会下一整天的。老子是用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样的自然现象来说明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不能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做事,必须效法自然,顺道而行。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谁能够做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呢?当然是天地。连天地都无力对抗自然,更何况在天地面前显得更加渺小的人类呢?人和天地相比,就是一粒尘埃,人的生命和天地的生命相比,就是白驹过隙。那人还有什么需要执着,放不下,想不开的呢?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就是契合一致,融为一体。一般而言,我们人类的付出,和我们得到的结果,总是有相对应的关系。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一个人如果顺道而行,他就会同于道,越来越对道有所领悟,最后和道融于一体,变成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如果做人做事既不讲道,也不讲德,失道失德,只是按照飘风骤雨那样行事,最后肯定是“失者,同于失”。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这几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按照道的原则做人做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自己的修养越来越高,每天都在进步。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道是无偏无私,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就如第五章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人能弘道,一个人越是努力的修道进德,越能取得积极的成果,说明道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所以不管是修道还是行道,只要你的思想意识必须要与大道一致,你就可以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反之也会失去应该失去的东西。这就是“天道无情,常于善人”。所以“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这句话,和前面所说的是正反两面,要我们自己去认真体会。

4、案例故事:冯友兰谈“无字天书”

著名中国哲学家冯友兰谈到“无字天书”时说:

自然、社会、人生这三部大书是一切知识的根据,一切智慧的泉源。真是浩如烟海,无边无际。一个人如果能够读懂其中的三卷五卷或三页五页,就可以写出“光芒万丈长”的文章。古今中外的真正伟大的作家,都是能读懂一点儿这样的书的人。这三部大书虽然好,可惜它们都不是用文字写的,故可称为“无字天书”。除了凭借聪明,还要有至精至诚的心劲才能把“无字天书”酿造为文字,让我们肉眼凡胎的人多少也能阅读。

我教了一辈子书,难免联想到本行。对于一个教师也有类似的要求,一个教师讲一本教科书,最好的教师对这门课的知识,定须比教科书多许多倍,才能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如果他的知识,只和教科书一样多,讲来就难免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看起来好像是不能畅所欲言,实际上他是没有什么可以言。如果他的知识还少于教科书,他就只好照本宣科,在学生面前唱催眠曲了。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1、原文诵读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jīn)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2、白话翻译

踮起脚跟,是站不稳的;跨大步走,是行不远的。自鸣得意的不明智;自以为是的不彰显;自吹自擂的不见功;自高自大的不长久。从道的观点来看,可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3、要点解读

本章以“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为喻,批判了作为修道障碍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思想。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什么叫“企者不立”呢? “企”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止”(脚),表示这个人在踮起后脚跟,有企立、企足的意思。把后脚跟踮起来,这样能够站多久呢?当然是难以立足。芭蕾舞演员也许可以立一段时间。但是一般的人,肯定是站不稳的。所以叫企者不立。同样的道理,“跨者不行”是说跨开大步快速行走。步子迈得很大,希望走快一点,动机当然是好的,但是步子迈得太大,是不可能走的很远的。所以叫跨者不行。在“企”和“跨”的行为中,都包含着一种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焦急烦躁的心情。“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好高骛远者希望凭着个人努力来达到实际上做不到的事情。这就违背了“道法自然”的规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比如媒体曾报道“某县加强工作进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盖成一座大楼”的消息。这个消息引起了很多专家的怀疑,因为人们知道,普通的建筑建设用水泥、混凝土等都是有一定硬化时间的,在达到规定强度前就进行下道工序是不符合工程规范的。后来在使用中该楼房果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墙体裂缝过大,结构在建成后发现变形等。建设方不得不对该大楼进行修整加固,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损失了更多的资金。

同样的道理,“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在第二十二章老子从正面说过:“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这里是从反面论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坏处,这些坏处说到底就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一样,都是轻浮、急躁的举动,都违背了道。所以结果就是适得其反。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形。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如果站在道的角度来看,上面说的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我傲慢都是“余食赘形”。什么叫做余食赘形呢?“余食”就是已经吃饱了,还要多吃,这多吃的一部分,就是余食。很显然,余食哪怕是山珍海味,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好处。“赘形”也是这样。“赘”就是瘤子,虽然长在我们身体上面,但毫无用处,反而是一个累赘。比如我们常见的脂肪瘤,有的甚至可以有鸡蛋那么大,只能增加身体的负担。这里,老子的形容非常贴切。一个人,如果适当的表现自己能力和长处,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是自然而然的,但是一旦过度,变成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那就是余食赘行了,只能使人讨厌。

老子的思想中包含着很多关于做人做事的忠告,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四自”毛病的人非常多。老子告诫我们,不可以过于虚荣,张扬和妄自尊大,不可以自视过高,自命不凡。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放宽眼界,跳出小我,不但要看到自我存在的意义,还要看到整个社会的意义。只有一个能够认清整个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人,才能够在自己的心中激发起对社会感激和敬畏之情,才能够克服“四自”毛病,顺道而行。

4、案例故事:吴王射猴

庄子曾经说过一个吴王射猴的故事:说有一天吴王在江上乘船,登上猴山。众猴子看见吴王,都吓得到处逃窜。只有一只猴子,仗着自己灵活的跳跃技巧,在吴王面前跳来跳去。吴王用箭射它,它果然敏捷地躲开射来的快箭。吴王大怒,命令手下的随从一起射,结果猴子当然无法躲开乱箭齐发,立刻就被射死了。这只猴子本不该死,应该比别的猴子跑得更快,但它依仗自己的敏捷,过于炫耀自己的技巧,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所以丢掉了性命。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1、原文诵读

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白话翻译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着它的形体,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起个字号叫做作“道”,勉强起个名叫做“大” 。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己,自然而然。

3、要点解读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是全书的核心章,非常重要。这一章用简洁深刻的语言描述了道的来龙去脉,揭示了道体与道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老子说: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这里的“混成”的物,即混沌状态的“物”,就是“道”的同义字。这个“物”到底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如果说它是物质,它却是混混沌沌的状态,无法了解它的实体;如果说它不是物质,老子又称它为“物”。总之,这个“物”是万物之本而不呈物质的形态。简言之,“道”是生成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混沌未分的众物之母。

这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老子形容说:“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寂”是绝对的清静,没有一点声音。“寥”是绝对的空虚,没有形体。老子说这个道,“寂兮!寥兮!”,清虚寂静,广阔无边,没有形象声色可寻,永远看不见、摸不着;“独立而不改”。它表示道是一个绝对体,而其余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运行,永远不会停止。它表明了道的绝对运动性。所以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可以为天下母”,这个东西是一切宇宙万有的根本。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人、地、天、道之间的关系,老子得出一个结论: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它要求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客观规律,顺应自然。老子之前,有“自”和“然”两个字,但是把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并成为道家哲学的最高概念之一,这是老子原创性的贡献。大家注意,这里的“自然”和我们现在汉语含义的自然界并不完全相同。老子哲学中的“自然”有三层互相关联的含义:其本义是:道是最高的存在,道不遵循别的东西,而是自己遵循自己,这里的“自”有自如自成的意思;第二层衍生含义:天地遵循“道”运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第三层衍生含义:人遵循道而运动,就是“顺其自然”。

4、案例故事:学英语中的“道法自然”

 一位女大学生在谈到她学英语听力的体会时说:我的英语基础不好,而听力更是差得厉害。每次课老师都先让把英语新闻广播录下来,然后让我们一句话一句话地写下来。对那些基础好的同学来说,这简直是小菜一碟。可对我来说,简直是惨透了。每次听的时候,我都紧张得要死,把耳朵竖起老长,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听,就恐怕会漏下一个。每次都听得满头大汗,两腮通红,像大病了一场一样。有时,对自己完全丧失了信心,甚至怀疑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于是不再管它,听之任之,就像听流行歌曲一样去听它。说也奇怪,这时候再听这些令人讨厌的新闻,好像也突然真的变成流行歌曲一样,本来听不出来,听不清楚的地方一下子就都清晰可“见”了。我欣喜若狂 ,以至于以后再听新闻时不再那么紧张,而是轻松对待之,而其效果却是愈佳。到这时,我才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更加体验到老子“道法自然”这种心态给我的益处有多大。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