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天地 >> 专题讲座

百姓日用《道德经》(六十一章至六十五章)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1、原文诵读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pìn)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2、白话翻译

大国好比是江河的下流,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百川交汇的地方。雌柔常以静定而胜过雄强,因为静定而处于下位。

 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就可以聚拢小国;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被大国所容纳。所以有时大国谦下而聚拢小国,有时小国谦下而被大国容纳。大国不过要聚养小国,小国不过要求容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各自愿景。其中大国尤其应该谦下。



3、要点解读

第六十一章的重点讲如何以道为引领,处理好大国与小国的关系。这一章可以分为两部分:

前部分开头六句,以江海和雌雄为例,说明大国要像水流一样甘居下位,在与各国的交往中,坚守柔静谦下之德,能胜雄强。后部分阐发大国、小国都应守谦下之德,以获得各自发展之愿景。大国谦让小国,就能聚拢小国;同样小国也要展现谦下,从而被大国容纳。这样,大国小国互谦互让,平等相处,都可以达到各自愿景。当然,大国处在强势位置,尤其应该谦下。

老子讲的“天下之交”, 是指大海,因为它能够谦下,所以变成全天下的细流都交汇到那里。“天下之牝”,“牝”是指母性,“牡”是指男性。牝(pìn)常以静胜牡(mǔ),母性一般比较慈祥,比较安静;因为它安静柔弱,有更广阔的容纳性、包容性。

4、案例故事南怀瑾谈“大国下流”

老子说:“大国下流”,看文字我们觉得很滑稽,说大国是下流。这是老子的形容之词,“下流”代表谦虚之德,像水一样向下流。俗话说:“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流水流到最低处时就是海。“下流”是形容像大海一样,包容万象,包容一切;因为天下一切的细流,清、浊、好、坏都归到大海为止。一个真正泱泱大国的风度,要像大海一样,接受一切,包容一切。善恶是非都能够融化,这也是做人的道理。

如果从人道来讲,只换一个字就行了:“大人者下流”,不是大人要学下流,而是学大海一样包容一切。从这里可以看到儒、道两家的思想是一致的。古人有一副对联“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jīn)高自及天”,成为后世做人做事的修养标准,也是口中常念的成语。天下的水,因为能谦下而不傲慢,都向下走,低于一切,因此,它能成其大,变成大海。容纳了一切,这是讲谦虚的道理。

人类文化思想是正反相对的,谦虚只是一面,倘使谦虚到没有骨气的程度,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软到像烂泥一样,那就像普通说的“下三烂”了。人自己要有自我超然独立的人格,但并不是傲慢,要像山一样,独立如山。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1、原文诵读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

2、白话翻译

道中隐藏着万物的奥妙。善人把它当宝贝珍惜,不善的人也可被它所拯救。漂亮言词可以推销商品,高尚行为可以影响他人。对不善的人,怎能舍弃他们呢?

所以立天子之位,设置三公之制,纵然有拱璧在先前、驷马在后的隆重奉献,还不如奉进道作为献礼。古代重道的原因是什么?岂不是说有求的就可得,有罪的就可以免吗?所以“道”被天下所有人珍惜。

3、要点解读 

第六十二章主旨讲“道是万物之宝”的思想,无论善人还是不善的人,都要修道。道中隐藏着万物的奥妙,人生成长、待人处事少不了。

这一章开篇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这里的“奥”字,是奥妙的意思。老子直截了当的提出,道中隐藏着万物的奥秘,无论对善人,还是不善的人,都是极其珍贵的。道是善人的人生宝物,也是拯救不善人的宝物。

老子说:“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里提出,对有不善行为的人,要拯救,不要抛弃,使他弃恶从善。正如《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老子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这里的“三公”,指天子以下,太师、太傅、太保等高级官员。拱璧:指双手拱抱的珍贵宝玉。驷马:指四马拉的豪华车辆。说明贡献豪华贵重的宝物,不如奉献安邦治国的大道。

4、案例故事:周处弃恶从善

周处是魏晋时期的人。年少时霸道,祸害乡里,当地人把他与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并称为“三害”。

后他幡然醒悟,浪子回头,立志为民除害。周处进入深山老林,射死了猛虎,又跳到大江大河与蛟龙搏斗,三天三夜不见踪影。人们认为猛虎、蛟龙、周处三害都死了,笑逐颜开,彼此庆贺。

周处回到家中后,知道自己成了三害之一,很苦恼。名士陆云说:“古人贵朝闻夕死,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于是,周处闻道改错,敬老爱幼,帮助乡邻,成为了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1、原文诵读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白话翻译

行无为之为,做无事之事,品无味之味。

大从小开始,多从少起步,对抱怨回以大德。

天下难事必从容易的做起;天下大事必从细微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真正的大。轻易承诺必然少信用;看得太容易必遭多难。所以有道的人着眼事情难处,因此最终没有困难。 

3、要点解读

第六十三章“为”开头,从“道法自然”的角度阐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进而阐述了以道为大,从小事做起的修道方法。

本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开头“为无为”句,是本章的纲领,以无心作为之道,而达无所作为之功。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就是说,一个人看起来没有做什么事情,可是事情无形中都做好了。这是讲第一流人才、第一流能力、第一流管理达到的境界。“味无味”,世界上最好的味道,就是没有味道的味道。没有味道是什么味道?就是本来的真味,淡味,也是包含一切味道起点的味道。

在本章第二部分,老子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意思是,大生于小,多生于少。“报怨以德”四个字,看起来与全章意思关系不大,有的学者怀疑此句应放在七十九章“和大怨”之上。不过,仔细考虑,这句在各个版本都有,不宜删掉,反而考虑是对“大小多少”的一个深层思考。一般人的价值观,通常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老子的价值观更高,他主张以宽待人,用真心和实意的美德去对待抱怨他的人。因为老子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受后天社会风气影响,每个人保持的美德有大小多少之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道悟道恢复本性的美德。

三部分,谈修道者做事的方式和方法。一个是谈“大事”和“难事”的做法,老子认为,天下难事必从容易的做起;天下大事必从细微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真正的大。另一个是谈做事中的“承诺”和“难易”的关系问题,老子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把人世间的经验积累起来,告诉我们,一个轻诺的人必定寡信,把天下的事看的太容易,轻易许诺,必定会遇到重重困难。有道的人不轻易许诺,一诺值千金。 

4、案例故事无味之味的玄酒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样。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制酒和饮酒过程中,从玄酒开始,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

这里所说的“玄酒”,是古代祭祀用的最高档的酒。说到这里,酒的爱好者会好奇地问:玄酒和今日的茅台酒、五粮液等名酒比较如何?玄酒到底有多少度?口感怎样?回答会令很多人意外。汉代郑玄说“玄酒,新水也”,唐代孔颖达说“玄酒,谓水也。以其色黑,谓之玄。而太古无酒,此水当酒所用,故谓之玄酒。”由此可见,今日上至国宴下至民间聚会所尊美酒的源头、酒的极品,仅仅是最纯净的清水而已!

玄酒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酒”老子说:“味无味”,玄酒是也!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1、原文诵读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2、白话翻译

事物安稳容易把握,事物未萌时容易解决。脆弱的东西容易分解,细微的东西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没有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粗的大树,从细小萌芽长起;九层的高台,从一土一石垒起;千里的远行,从一步一步走起。

妄为必定失败,强持必定失去。因此有道之人,不妄为,所以不失败,不强执,所以不失去。人们做事情,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始终如一就不会失败。所以修道之人,追求众人所不追求的东西,不看重珍稀财物;学习众人所不学的东西,补救众人学习的不足,以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敢妄为。

3、要点解读 

本章与上面六十三章为姐妹篇,都是以悟道为宗旨,上章讲怎样从细小处着手办大事,本章讲从细小处着手防微杜渐。

这一章论述防范于未然、治乱于未萌的思想,以行无为自然之道。共有两个要点:

一是凡是欲成某事,事理处于萌始阶段,治之于将动未作之时,不仅事易成,而且用力也少。先列出四种现象。指出事物尚没有明显征兆之际。处于安定、脆弱、细微的状态,这是最容易谋划对策、加以把持、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从而概括出“避祸于未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规律。

二是总结“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的经验教训。第一小点是“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里的“为”是违反自然的极力行为;“执”是自私欲念的执著。顺着自然规律行事,才能成功,逆着自然规律行事,必然失败。老子在第二十九章就提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执者于私欲,本章再次强调,意在警示后人。第二小点是从正面提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不妄为、不固执,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的按道的规律行事,就不会遭遇失败。作为正面修道总结,老子在第三小点提出“欲不欲”、“学不学”、“不敢为”的修道三要素。这里提出了“不欲之欲、不学之学、不为之为”的修道最高境界。

4、案例故事:慎终如始

吴天雄,1923年生,原是合肥叉车厂的一名职工。1980年退休后,他了解到蜂毒可以治病,因此对蜂毒产生兴趣,并经常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请教学习蜂毒知识。很快吴天雄被中科大生命科学院的老师发现,于是便让他在生物系当辅助工,可以在闲暇时间到课堂学习。此外,吴天雄还跑到安徽农村,利用在中科大学到的养蜂知识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还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部分支援农村贫困地区。

80岁时,为了更好地研究蜂毒理论,吴天雄进入合肥市第28中学初中部学习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被学校正式录取,成为该校年龄最大的初中学生。2010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面向各界人士的开放的“中华文化大学堂”,92岁的吴天雄成为年龄最大的学员。他说:“有的人说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没法再学习了,我不这么认为,我要将学习这件事进行到底。”

新华社报道了这一感人事迹,吴天雄老先生80多岁上初中,90岁上中华文化大学堂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体现的正是老子说的“慎终如始”精神。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1、原文诵读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jī)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2、白话翻译

古代善于修道的人,不是教人精明而是淳朴。百姓难以治理是因智巧泛滥。所以用智巧心机治国是灾祸;不用智巧心机治国是福分。

知晓了这两者,也就是知晓了治国法则。时常记住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沉、幽远,返回到万物生成之初,最后领悟大道、顺应自然。

3、要点解读

第六十五章提出了玄德治国论,指出治国不能靠智巧,而要遵循玄德。玄德深沉、幽远,返回到物生成之初,归于大道。本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说明“善为道者”的治国安民,不是教人精明智巧。所谓“明智”,即精明、智巧,精于功利计较,巧于心术诈伪。也就是今天常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与之相对的“愚之”,这里的“愚”不是愚笨,而是诚实、朴素的意思。所以,上古时期典籍中的“愚”,不太当“笨”字解,而是老子说的“大智若愚”,即大智慧下的“愚”。使民心回归纯厚朴实。

老子认为,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其中智巧诡诈的人太多,所以推行智巧治国是灾祸;不用智巧治国才是福分。

第二部分,老子说:“知此两者,亦稽(jī)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这里说的“稽(jī)式”,就是法则、方略的意思。说明用“智”和用“道”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法则。以道治国,可以称为“玄德”治国。玄德又深又远,与万物生成方向相反,是返回到万物生成之初,觉悟大道,顺应自然。

4、案例故事智巧伪诈的酷吏

善于治国的君主,教导百姓淳厚朴实,而不是使人智巧伪诈。用智巧治国,必将危害国家。唐朝武则天在位时,大兴诬告之风,任用狡诈酷吏为刑官。难以维持久远。

索元礼是当时严酷狡诈的官吏之一。索元礼用自己的小聪明,发明了许多惨绝人寰的刑具,有“凤凰展翅”“驴驹拔橛”“仙人献果”等多种名号。其中有一种铁笼子严酷刑具,先套在被审问人的头颅之上,再往笼中打入木橛,残酷无比,可致受刑人“脑裂髓出”,生不如死。

有一次,一位被被捕的官吏鱼保家死活不肯招供,索元礼大喝一声:“来呀!取我的铁笼子!”只见一座顶部有一个仅能容纳头颅的小口,旁边还有一块上粗下锐的小木橛,用来“楔”进犯人头部的各个部位的铁笼子被抬了过来。这种新奇严酷的刑具立即把鱼保家吓得要死,不得不招供,被判处了死刑。

后来“来呀!取我的铁笼子!”便成了索元礼的口头禅,让人为之闻风丧胆,惊恐不已。这种任用智巧伪诈的酷吏来治国的方式,就是老子所说的“以智治国,国之贼”。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