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日用《道德经》(七十一章至七十五章)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1、原文诵读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白话翻译
觉悟“不知之知”,是明白人;不觉悟“知之不知”,是糊涂人。圣人之所以不糊涂,是因为被糊涂人看成糊涂。正因为被看成糊涂,所以是不糊涂。
3、要点解读
老子在第七十一章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是明白人,什么是糊涂人。关于这一章的各种翻译和解读很多,但几乎全是围绕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展开,离《道德经》的本义很远。其实,老子在本章,重点讨论的是悟道人(即明白人)和没有悟道的人(即糊涂人)的分别问题。
本章的焦点全在头两句:“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这句话写得像绕口令,老子是经常用这种趣味的写法来表达深刻的哲理。这里必须强调,知与不知的对象是“道”,而不是一个人的优缺点。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可以说明白的道,不是真正的道。道在那里?道在亲身的社会实践之中。所以,庄子说:“道,行之而成”,这里的“行”,就是亲身实践,道只有在亲身实践中才能大彻大悟。由此可见,道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境界,是一种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大智慧,也就是一种“不知之知”。觉悟到超越语言表达的“知”,就是悟道的明白人;而不明白语言之知的局限性,即没有觉悟“知之不知”的人,就是悟道的糊涂人。
老子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里又出现一句“弯弯绕”的话,我们要通过老子表面的话,联系“道”的不可言知性,参悟语言表层下的深刻的哲理。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之所以不糊涂,是因为被糊涂人看成糊涂。正因为被没有悟道的人看成糊涂,所以是不糊涂。
4、案例故事:难得糊涂
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
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余空,郑板桥也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加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石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方印,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看后,知是一位情操高雅的退隐官员,顿生敬仰之意。见砚台还有空隙,便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糊涂老人”并非“糊涂”,就如一个外表看起来是无用的顽石,但内里包藏着美玉,即“美于中,顽石外”。这和老子“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1、原文诵读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à,“厌”同“压”)其所生。夫唯不厌(yà,“厌”同“压”),是以不厌(yàn)。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àn);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白话翻译
民众不畏统治者的威压, 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不要逼迫民众流离失所,不要堵塞民众生存活路。只有不压榨民众,民众才不厌恶统治者。
因此,有道之人,有自知之明而不张扬,有自爱之心而不显贵。所以要舍去后者而取前者。
3、要点解读
第七十二章主旨讲反对“高压暴政”,主张“以道治国”,有道之人,要做到有自知之明而不张扬,有自爱之心而不显贵。
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一个“威”意为统治者的权威、高压政策;第二个“威”指的是统治者面临的威胁,大祸临头的意思。老子认为,如果民众不再畏惧统治者的权威,那么统治者也就大难临头了。
“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其中的“狎”和“狭”同义,但这里是动词,表示在紧缩老百姓的生存空间,“居”不仅仅指老百姓居住的房子,更是泛指衣食住行,一切生存条件。“无狎其所居”就是要统治者不要去肆无忌惮地侵犯老百姓的生存条件。后面一句意思差不多,“无厌其所生”,“厌”不是讨厌,厌恶的意思,而是压迫、压制。读音也是读“压”。老子认为,民以“生”为本,如果他们连最起码的生计都难以维持,那么还惧怕什么统治者的威严呢?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后面这个“厌”,才是讨厌、厌恶的意思。老子说在上位的统治者只有不压迫下面的老百姓,老百姓才会不讨厌你们,不去造反。上下才会和谐,社会才会安定。
老子结论说: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自知”就是了解自己。自知者明,了解自己才算是明白人。“自见”,就是自欺欺人。悟道之人不自见,即不自欺欺人,因为他达到顺从天道,达到无我的境界,自然真实无妄,不需要骗人。圣人还能够做到自爱、自尊,自重。这不是骄傲,狂妄,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良心、良知、做人做事的认同。
4、案例故事:残暴的夏桀
我国古代夏朝最后一个国君夏桀(jié)就是一个残暴无道,不知爱护百姓的暴君。
夏桀在位时,各部落已经不来夏王宫拜见夏桀,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在当时可谓是内忧外患。夏桀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大兴土木。夏桀派遣大量士兵,搜刮民脂民膏来为自己修建豪华的宫殿。除此之外,夏桀还派遣使臣到各地搜罗大量的美女,来供自己享乐。
夏桀不听正直之人的谏言,反而将有功之臣杀掉。夏桀当政之时,有一个名叫赵梁的人,此人心术不正,是一个奸臣小人。他告诉夏桀享乐的方法,并且为夏桀想出了很多勒索剥削百姓的方法,朝中大臣十分憎恨赵梁。但赵梁依旧得到了夏桀的喜爱,夏桀根据赵梁的建议,搜刮百姓更多的钱财,并且杀掉了很多百姓。
面对荒淫无度的昏君,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后来,商汤兴兵讨伐夏桀,在鸣条打败了夏桀的军队,夏桀南逃,死于南巢,夏朝由此灭亡。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原文诵读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wù),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白话翻译
勇于坚强就会遭到杀害,勇于柔弱就能保全性命。这两种行为,一个得利,一个受害。天道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所以圣人也难以解释清楚。
天下的大道,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应对,不召唤而自来,安详而善谋略。天网宽大无边,稀疏而不遗漏。
3、要点解读
老子在第七十三章继续阐述柔弱胜刚强的哲理,对“勇”作了令我们耳目一新的定义,并且为我们又贡献了一个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我们现在把勇敢作为一个词,而在古代它是分开的。“勇”是勇气,“敢”是果敢、决断。但是“敢”在古代汉语中,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冒昧”。所以老子这里说的“敢”,不是日常意义中积极向上的果敢、决断,而是不顾客观实际的莽撞和冒昧。这就是“勇于敢则杀”。而另一方面,“勇于不敢”表达的是既勇敢也没有超过度,符合老子一贯的自然而然的思想,顺应天道当然能够“活”,甚至长寿。所以,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意义,要基于对道家无为、自然思想的整体把握,进一步分析其意义,然后看到文字背后的“精神”。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 这里的“繟”就是安然、坦然、缓慢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天道就是这样,不和谁争斗,却总是胜利;不说什么话,但总是得到响应;不用召唤谁,却都能来到;它似乎慢慢腾腾运作,却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谋划得有条不紊。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指天道就像一张网,恢恢是广大、宽广无边的意思。天道就像一张巨大的网,覆盖着所有的自然,社会和人生。网眼虽然宽疏,但是绝不会漏失。最后老子以“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作总结,不但警告人们不可盲目妄动,做出逆天的“勇于敢”之事,还包含着一个不言自明的结论: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现在已经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案例故事:子路的故事
子路是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之一,以胆大勇猛著称。拜入孔门之前,《史记》记载,子路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柔弱的孔子,屡次冒犯欺负孔子。为此孔子设计出少许礼乐仪式慢慢加以引导,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成为孔子的学生。
孔子对子路评价是:“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意思是说,“子路啊,你的勇敢精神超过我,但你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裁度。孔子经常批评他莽撞,甚至担心他不得好死,结果子路在参与卫国一场政变中因为不听劝阻,盲目救主而寡不敌众,被敌人剁成肉酱惨死。
相反,“勇于不敢则活”的例子也很多。韩信胯下受辱,蔺相如回车避廉颇,勾践卧薪尝胆,都是勇于不敢,但却在历史上留下佳话。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1、原文诵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2、白话翻译
民众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亡恐吓他们?如果使民众真的畏惧死亡,对于奇邪作恶的人,就可以抓来杀掉,谁还敢?
通常有专管杀人的人行刑,那代替专管人员去杀人,就如同代替木匠去砍木,代替木匠去砍木,很少有不砍伤手指的。
3、要点解读
第七十四章重点是讲酷法治国与依道治国的不同。一味地用刑杀治国,以死威胁民众,会起反效果。如果无为而治,政治清明,民众安居乐业,民众就不愿以身试法,这是依道治国之效。
人的生死本来是应该顺应自然的,但是一些统治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滥杀无辜。使得很多生命过早夭折,这是不符合天道的。所以老子强烈反对以滥杀的方式来维持统治。
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连死都不怕了,那么你再用各种严酷的刑法甚至死刑也就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了。但是一般的人都是求生的,为什么老百姓不怕死呢?那肯定是因为他们受到统治者的各种残酷压迫,缺衣少食,已经活不下去了。那也就无所畏惧了,这时候这个国家也就危险了。这就是老子前面说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老子继续说:“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假如要能够使普通老百姓恢复到畏惧死亡的状态,剩下对极少数胡作非为、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按照法律去杀他们,就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一般人还谁敢违法作乱呢?这里的“为奇者”指行为奇诡者,用来代替不畏死的邪恶之徒。这是真正的坏人,死有余辜。当然该杀。
老子最后说:“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司杀者”是专管杀坏人的机构,在古代就是刑部,现在就是法院。老子认为坏人犯了法,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去惩戒他,甚至杀他,这就是“常有司杀者杀”。但是那个时候的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句话就可以要人性命。老子认为,这种把专门的司法机构放在一边,完全违背天道,是绝对错误的,好比“代大匠斫”。这里的“斫”(zhuó)字,是用刀、斧砍伐的意思。就好比一个外行代替木匠乱砍乱伐,很少有不伤手指的。
4、案例故事:张敞捕贼
汉代张敞负责整顿长安盗贼甚多问题。他通过私行察访,查出盗首原来是几个家境很富足的人。
张敞察知后,不动声色,派人分头将几个盗首召至府中,列举了他们所犯各案,要求他们将诸窃贼全部拿交,借以赎罪。几个盗首说:“如能允许我们权补吏职,方可如约。”张敞当即允诺,给他们全部安排了官职。
盗首回家后,设宴欢庆,遍邀同伙。那些窃贼不知是计,一齐赶去赴宴祝贺,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
盗首按照与张敞拟定好的计谋,乘机将每个盗贼后背都涂上红色,好让守候在门外的捕役辨认。盗贼们饮罢辞出,即被捕役一一捉拿。这一下就捕捉数百名盗贼。从此,长安市内社会秩序一新,偷盗事件极少。
在这个故事中,张敞没有因为盗贼很多,就乱捕乱杀,而是锁定盗贼首领,设巧计一网打尽。这符合老子以“道”治国安邦思想。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1、原文诵读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白话翻译
百姓之所以会遭受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榨取吞食赋税过多,因此百姓才遭受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强作妄为,所以人民才难于统治。百姓之所以会轻生冒死,是因为统治者追求奢靡无度的生活、搜刮民脂民膏,百姓陷于绝境,所以才轻生冒死。只有清静恬淡的人,才胜于奉养奢厚的人。
3、要点解读
第七十五章揭示出“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的原因,是因为“上食税之多”“上之有为”“上求生之厚”。其旨在告诫统治者(管理者)要善待百姓、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贪图奢侈享受。
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上”就是在上位的统治者。在这句话中,老子直截了当地揭示出百姓忍饥挨饿,原因就在于在上位的统治者征收的税太多,以至于老百姓压迫得透不过气,饭也吃不上。周代初期,百姓承担的税负大概是每年收获全部农作物的1/10。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姓的税负已经翻了三倍,当然不堪重负。
接着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上面有为,其实就是在上位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妄为,瞎折腾。这种妄为主要表现在横征暴敛,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自然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甚至铤而走险,走上反抗的道路。在统治者看来,那就是民之难治了。
老子进一步分析说:“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轻死”就是不怕死。实际上一般人哪会不怕死呢?所以老百姓不怕死,是因为他活不下去了,这和上一章说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一个道理。再问,老百姓为什么会活不下去呢?老子认为是在上位的人,“求生之厚。”这些统治者高高在上,只想自己享受奢靡生活,一层一层在民间搜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统治者奢靡无度,造成民不聊生,以致百姓轻生造反。
通过层层分析,老子得出本章的结论“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在这里点出了统治者不要整天为了自己豪华奢靡的生活而胡作乱为,首先要为了社会大众百姓去“为”。这和老子前面说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完全一致的。老子希望统治者都能够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厚养百姓,这才是真正的“贵生”。
4、案例故事:“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古代晋惠帝司马衷曾经闹过一个大笑话。当时天下大乱,很多百姓都饿死了,有官员向这位帝王汇报,说老百姓没有饭吃了,饿死很多人,希望晋惠帝能够采取措施。没想到这位皇帝很奇怪的问:“何不食肉糜?”意思是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可是怎么不吃肉粥呢?皇帝不知道正是由于统治者自己追求过度的奢靡生活,才造成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两极生存状况,老百姓无法生存下去,以致“民之轻死”,揭竿起义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