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日用《道德经》(八十一章)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1、原 文 诵 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白 话 翻 译
诚实的话不华美,华美的话不诚实。善修行的人不巧辩,巧辩人不善修行。悟道不在知识杂多,知识杂多不能悟道。
悟道之人没有贪占之心,尽力帮助他人,自己更充实。尽力给予他人,自己更丰富。天地之道,利万物而无害物心;圣人之道,有为而无争夺心。
3、要 点 解 读
第八十一章是对《道德经》天人之道的一个总结。本章一开头就提出了三对概念: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围绕这三对概念,老子一一作出解读。通过对修道悟道过程中的信、善、知的精炼概括,老子得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结论。
老子首先对信与美、善与辨、知与博进行了评判分析。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就是真实可信的话。而这里的“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善,而是指华而不实。所以,“美言”指的就是巧言令色,通俗的说就是花言巧语。老子认为,真实的话语往往是朴质而不华丽的,而那些听起来华美的语言往往不是真实的。因为道是朴实无华的,人效法道,也要说真话,“言善信”。这里老子在提醒人们,应回归于道的质朴,不要被好听的言辞所迷惑。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于悟道的人,不见得是辩论的好手,而口若悬河善辩的人,不见得善于悟道。因为悟道是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出来的,而不是在唇枪舌剑中辩论出来的。这与第五十六章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博”指知识多而杂乱,不得悟道要领。真正有悟道大智慧的人,不是显摆杂多知识的人,后者到处炫耀,博人眼球,恰恰是对道无知的人。真正的智者总是很低调,因为大道是朴实无华的,所以悟道之人也没有必要到处炫耀。而那些到处炫耀,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者,恰恰没有获得真正的大智慧,这就是博者不知。
以上老子提出的“信言”、“善者”、“知者”都是悟道之人的特征,因为大道无所不能却无言无声,根本不需要美、辨、博来美化自己。所以老子一直说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大巧如拙。而对我们身边那些文过饰非、巧言令色、口若悬河者都要保持高度的警醒,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是老子教导我们如何识别真正的悟道者的方法。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积”是积蓄,贮存的意思。“圣人不积”就是说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既”有用尽、全部的意思。有道的人没有什么个人的私藏杂念,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越来越充实。老子主张心灵的“不积”,不藏贪欲就是守虚。所以庄子在评价老子时说:“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最后这一句,从天道讲到人道,弘扬天人合一之道是全书中心思想。老子认为天道的核心就是利而不害,只是创生、发育万物,使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圣人效法天道,努力做到为而不争。
总之,从修道悟道的角度,老子肯定了信言、善者、知者,否定了与之相对的美言、辩者、博者。这是对前面各章修道悟道要领的一个精练概括。例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与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密切相关;“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与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密切相关,“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与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密切相关。总之,修德悟道,不在嘴头的华丽、善辩、杂多,而在知行合一的领悟中做到心知肚明。
4、案 例 故 事 :蔺相如“为而不争”
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浴血奋战,功高至伟,官位竟在蔺相如之下,对此心中很是不服,屡次对人说;“这蔺相如才来几日,官位比我都高,等我碰见一定好好教训教训他!”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啊!”
这话被廉颇听到,大受感动,于是他拉下老脸,脱下战袍,心甘情愿的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负荆请罪”。后两人冰释前嫌,同心合力共辅赵王。
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廉颇、蔺相如的故事,诠释了“为而不争”的真谛,为历史上留下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