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 大学社论

创学的缘起与未来

张春楼


       2023年5月19日,我国首家“创学与交叉科学研究所”,由淮阴工学院发文(淮工院〔2023〕47号)批准成立,这标志着创学与交叉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正在进入一个融合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创学的缘起与未来开始成为更多人关注、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话题。

       一、 创学的内涵

       (一)何为创学?

创学是一门研究创造规律、开发创造潜能、提升创造境界、觉悟创造人生的新兴交叉学科。会通中西的“创学”,是中华文化大师张岱年先生1998年为刘仲林教授《古道今梦》丛书作序时首次提出来的,其内涵不仅有现代流行创造学的含义,更有传统儒家“仁学”向现代“创学”转化的新文化内涵。创学思想在刘仲林教授的专著《中西会通创造学》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展开,该书是在中西文化的交会点上,探寻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建设兼有两种文化基因的新文化。

传统文化直接谈及创造非常少,当把智慧界定在创造时,会形成巨大的变化,影响文化的核心。人类的创造本性,需要发挥出来。目前,我们对创造的本性关注不够,这是传统文化“仁学”的不足,这种不足已形成强大的传统观念壁垒。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突破这个壁垒。综创家张岱年先生将《易传》的生生日新思想转化成创造,将创造融入中华文化的内核,来突破传统观念壁垒,形成以创造为核心的“创学”新文化。伴随交叉科学的发展,学科交叉高频推进,创学的特色日益彰显。

(二) 创学的四大特色

刘仲林教授在《中西会通创造学》后记中,认为“创学”是以“跨学科”拓新为视野,“道统”传承为主线,“创造”自觉为核心,“大众”亲证为落脚点的中华新文化学说。联系起来就是跨学科—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具体可以解读如下:

一是以跨学科的视野与研究方法突破中国传统哲学泛道德化局限,在会通中西、文理、古今、凡圣的跨学科背景下再造传统创造资源,开拓大文化建设新天地;

二是以中华传统文化最高追求的“道”来融会贯通古今,在对道的“知本达至”合一追求中展现古今之“道”的自然贯通;

三是以创造观统领伦理观的“哥白尼式革命”来助长中国传统哲学创造观的短板,超越西方日新月异的灵魂与物质追求;

四是以落脚大众实践的亲证倡导,贯彻先哲“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把“创造之道”落实到大众生活,造就有创造自觉性的一代“新民”。

二、创学的演进

创学发展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升华和提高。创学日渐形成“学派”,开始以交叉的途径与方法建构自身的学术体系,通过前人深厚学术积淀,不断生发、累积、完善、升华,形成不断创新发展、薪火相传的创学思潮。追溯创学的演进轨迹,首先得以张岱年先生创立的“综合创新”学派为考察重点,由此指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仲林教授及其博士生“综合创新”学术研究进路。中国哲学“综创学派”可以视为中国创学发生、发展的源头。“综创学派”是以中国哲学大师张岱年“综合创新论”为基础,由众多学者丰富、完善、发展起来的一支中国新文化建设学派。这一学派已发展到第三代。

张岱年“天人论古今,综创贯中外”的“综合创新论”思想影响深远,他是中国哲学“综创学派”当之无愧的第一代,代表作有《张岱年全集》《中国哲学大纲》《天人五论》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就发文阐述其建设新文化的“综合创造论”(1980年代改称“综合创新论”)。“综合创新论”主张萃取“中西马”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具价值思想,融会贯通,“综合”创造新哲学。此派观点,拓展了建设中国新哲学的全新路径。“综合创新论”,其内容为“中西马”哲学之精华,其方法和方向为“综合”,其思想是以“创造”为核心的“动的天人合一”超越儒家“伦理”为核心的“静的天人合一”,契合时代革新精神脉搏,为传统文化现代化、时代化和新哲学建设提供新方案。

“综创学派”的第二代,包括刘鄂培、衷尔钜、方克立、程宜山、王东、刘仲林、李存山等,他们主要是亲自受教于张岱年先生或认同“综合创新”观点的学者,代表作有《综合创新——张岱年先生学记》和《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等著作和一系列专论。其中方克立和刘仲林是“综创学派”第二代的突出代表。方克立的《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和《马魂 中体 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等著述深入阐释并发展“综合创新论”。方克立对“综创”学派的主要贡献有三点:一是明确“综合创新论”的哲学和文化建设地位,推动“综合创新”观点与“全盘西化”“儒学复兴”两派思潮在比较之中并列为三大中国现代思潮;二是精准使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概括“综创”派的基本文化主张;三是创造性使用“马魂、中体、西用”观点发展“综创”理论。刘仲林从中西会通、文理交融的跨学科视角弘扬和发展了张岱年以“创造”为核心的“动的天人合一”思想,在系统理论建构和大众实践方面做出了新探索。在理论方面,刘仲林在1999年出版《古道今梦》(由《新精神》《新认识》《新思维》三卷组成,大象出版社出版)丛书,2001年出版《中国创造学概论》,2017年出版《中西会通创造学》等代表性著作,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代创造学融会贯通的“创学”理论;在大众实践方面,自2010年,刘仲林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面向学子和大众同学共修的“中华文化大学”,借助“百姓日用即道”理念,将综创学派思想在大学生和社会大众中落地生根。至今,刘仲林教授仍奔走“两岸四地”,凭借网络空间,以跨界、跨学科方法会通中西、文理、古今和凡圣,在理论与大众实践两大领域双轮驱动“创学”发展。

第二代“综创学派”学者的再传弟子可视为该学派的第三代。第三代“综创学派”是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仲林教授培养的“创学”方向博士研究生为主要代表。第三代“综创学派”,在“创学”方向师承刘仲林教授创学理论与大众实践,不断推动学术发展。在整体上,以论文、专著和大众实践彰显创学特色,其中学位论文是主要理论研究成果,如下表。

 

       以上中国哲学“综创学派”研究成果,即创学方向的15篇学位论文,是刘仲林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2004年招收首届博士生以来,至今共指导培养的15名“综创学派”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大多数博士论文已出版发行。15位“综创学派”理论体系的继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基本上都进入高校、研究机构继续从事一线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15篇学位论文聚焦创学,理论发展脉络清晰明朗,从创造内涵和范畴阐释、创造表达和路径、创造目标和方法探求到新哲学建构和创育研究,可以缕析为相互衔接、彼此呼应的四个层面,在形与神上都初步搭建起较为完整的新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框架。

       第三代“综创学派”定位于“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持续通过“中华文化大学堂”“中华文化大学网”,或日常教学与社会宣讲,推动传统文化及创学思想的大众普及实践;追求“天人合一”“与群为一”珠联璧合,在超越自己中关心大众觉醒,促进社会发展。

       三、创学的未来

       创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以交叉科学为方法论基础,不断延伸、横贯、嵌入、覆盖多学科,并不断体现于百姓日用的创造过程之中。创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已得到学界人士一定程度认可,与之对应的创育正在“两岸四地”推广,其发展前景和后续影响值得期待。

      (一)创育逐渐铺开,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中国教育正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的突破口是创育。创育应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并不断将其推向诸育的核心位置。创育是人类生存教育第一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最经济路径。可以说,我们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所有麻烦都需要创造、创学和创育来参与解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逐步铺开创育研究,助力青年骨干教学人才培养,推动创育分类分级普及。目前,提升大众创造素养,弘扬创造精神,崇尚创造之道已开启新征程。学术界、教育界必须尽早加强创造、创学与创育“三创一体”研究,以创育为突破口,学科建设为抓手,加强创学教材建设,扎实提升大众创造素养,积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创学凸显会通,在创造过程中融会贯通

       创学发展日渐突破创造学既有“版图”,在创造过程中不断交叉会通。一是以交叉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深入研究创造规律、创造潜能开发、创造境界提升和创造人生觉悟等;二是坚持“两个结合”观点,走“中西马会通”路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创造融入中华文化内核,形成以创造为核心的创学新文化;三是深入研究大众实践与跨界会通,展开成物成己的创造“两翼”,走百姓日用创造之道,探索天理与人道、理论与实践、人文与科技、大众与学者、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的跨界会通思想、方法、精神与文化,并试点与普及;四是瞩望新轴心时代,针对大科技时代特征,加强学科交叉、科技一体和产教融合的创造性研发;五是以会通方式探索而来的原创性井喷场景将不断呈现,创造群、创造流、创造链、创造云等现象必然贯穿、覆盖或镶嵌于理论创造、制度创造、器物创造和虚拟现实的各个层面。

      (三)研究机制机构,在学科发展中日臻完善

       伴随创学学科发展,创学研究的组织原则、方式、结构、制度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在不断走向成熟。与之相应的研究机构、学会、刊物、教材、著作、法规和政策等也会日臻完善。淮阴工学院开创学有组织研究之先河,率先成立我国首家“创学与交叉科学研究所”,有力推动创学与交叉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走深走实,走向传统创造资源现代化、时代化的前沿,不断进入融合发展新时期。创造、创学与创育,除了建制性“学院派”研究,我们还需要积极关注游离态的“无形学院”、单兵作战的“散兵游勇”及其研究动向。

       参考文献:

       [1] 魏巍.“学派”传承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5):44-48.

       [2] 刘仲林.中西会通创造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张春楼,江苏沭阳人,哲学博士,淮阴工学院创学与交叉科学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学、创学与交叉科学研究。


       转载来源:中国创造学会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