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上,事事可修,明德悟道,斯为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 大学社论

中国创造学研究过程与学科体系形成及探索

         作者:张斌荣

嘉善县创造学会 314100




【中华文化大学网编者按】本文是一位基层创造学者张斌荣先生的近40年参与中国创造学研究和实践的体会,情真意切,令人感动。我国首届创造学学术研讨会,1983年由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广西大学联合发起,在广西南宁召开,1994年中国创造学会正式成立,现隶属中国科协下的一级学会。

因为长期文理分家等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任重道远。让我们携手推动传统“仁学”向“创学”的转化,迎接中西会通、文理交融的中华新文化建设高潮到来。(2024-8-21)


图1  38年创造学研究应用论文与荣誉证书




图2  创造学和专业书



图3  创造学书籍和作品



 要:本文对中国创造学的诞生和研究发展过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作了简要回顾和讲述,对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特征、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进行了描述,同时纠正了创造学研究过程中的部分规范性用语。文章提出分层次的学习、研究、应用创造学的课堂教学对象与课程相应内容;建立由浅入深的金字塔阶梯式创造学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层层级进。作者叙说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和应用体会,拓展延伸,对创造性品格、创造性环境进行了论述和探究,与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鸣。

关键词:创造学;过程;特征;基础;拓展


创造学与其他学科一样,由粗到细,由浅入深,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常用的创造技法、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渐提升创造教学;大学毕业攻读硕士博士生阶段,或者进入工作岗位,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学以致用,进一步研究完善《创造学》体系。

1.创造学的诞生和特征

1.1创造学的诞生

创造学研究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广西大学甘自恒老师提出“创造哲学”并深入研究,有开创性成果。现代创造学已从哲学上升到科学,归类应该属于“哲学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温元凯老师提出“培养和开发创造型人才”,大力宣传和推广创造学与创造教育。《创造与人才》杂志相继诞生。

中国创造学的火炬在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点燃,夏钟老师身体力行、千辛万苦,培育出朵朵鲜花,他会同许立言、张福奎一起从检核表法应用实践中总结出“十二个聪明办法”,产生了《和田技法》。同时,袁张度劳模在厂里搞技术革新,创造发明成果源源不断。袁张度主席1984年出版了《创造与技法》,打响了“创造学”第一枪。袁张度老师呕心沥血、勇毅前行,成立了中国创造学会;他在上海市东体育会路665号(幼儿园所在地)建立了上海创造工程研究所,挂出了中国创造学会牌子,用情至深。袁张度教授1988年出版的《创造的潜能》奠定了中国创造学基础。袁张度会长最终将火炬传递给同济大学,用心良苦!大学生们不要忘记幼儿园的时候,小时候跟爸爸妈妈到田地劳动、到工厂干活,动手动脑,既育智健体,又开发创造力。

八十年代初,创造学从国外引入中国,1983年全面推广和研究应用。1985年我在团县委工作,夏钟老师到嘉善县讲课,也点燃了嘉善创造学会火炬。同时代,雷祯孝首创建立“人才学”,他提出“人民性是矢,创造性是量”。1990年我主编出版了实用育才丛书之三《望子成龙指南》,雷祯孝作序的,我与他通信就二页纸。王通讯率先研究人才学,他建立公式(成才=遗传素质×个人努力×环境×机会),奠定、完善、发展、形成了人才学理论。我称这个公式为人才学“通讯函数”,也发表了相应论文。王通讯还提出《思维稚化术》,我与他讨论过,“思维稚化术”是一种创新方法,不是创造技法,与创造性品格有关。我自然而然地步入了创造学与人才学的交叉研究。1986年11月我调到农业局从事专业工作后,将创造学和创造技法应用于农业畜牧领域,研究“育种理论与魔球理论”,率先提出“农村创造力开发”,得到各位前辈和专家教授的指点,发表相应论文。

创造学与人才学几乎同时诞生,但是创造学区别于人才学。中国创造学理论是经过二代人的艰苦奋斗,通过研究思考、实践应用、试验观察、分析总结得出的成果。

1.2创造学的特征

创造学本身是一门学科,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1983年开始筹建中国创造学研究会时,讨论过的争论过的。先驱们对创造学学科也曾评定过划分过的。创造学八十年代都能搭上边,热门话题。100门学科中唯独创造学1门学科适用于各行各业,能够立竿见影出效益。应用创造学,运用创造技法,“海阔凭鱼跃”,入门了,可以直接出成果见效益,随时随地,大小而已。所有的学科,唯独创造学有这个功能。现代创造学已经有专门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征和应用特色,但是还要通过再研究再完善再深入。

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创造学、创造力、创造性思维是有专门定义的,是一个专门词汇。“创造”与“发明”与“创新”是不一样的;发现、发明、创造、创新是相互联系的也是有区别的。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具体过程。发明主要是从技术层面和成果方面说的。创造学会与发明协会(学会与协会)也是有区别的。创造出新的东西和事物,简称“创新”,是一个从旧到新的过程(更新换代)。“创”是动词,“造”是动词,“新”是形容词,不能用“创新”来代替“创造”。不能用“创新力”来代替“创造力”;确切的说应该叫“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方法,不存在创新技法。“创新发展”“创新驱动”“创造工程”等等是专门术语、常规用语。创造与创造性也是有区别的,“他在创造”不能说成“他在创造性”。创造思维、创造教育、创造环境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教育、创造性环境也是不一样的;扩散思维与扩散性思维也是有区别的。“扩散思维、集中思维”不等于“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扩散思维三维度“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先扩散后集中”是创造性思维基本特征。一个完整的创造发明成果是经历了多次的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循环往复后产生的。在具体的创造发明活动过程中,有时候多种创造技法联合运用、交替应用,突破习惯性思维障碍,冲破重重研究难关,最终作出完美成果的。

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会有意外发现(类似于直觉、顿悟、灵感),这个最重要,马上记录下来进一步观察、思考、探索。发现之后进一步探索,持之以恒深入研究,根据人类的需求,创造发明出新功能新东西新方法,这个是创造学研究的关键和核心。直觉、顿悟、灵感,这三个概念和理解是有区别的。我的《乳克痢的发明与应用》《金字塔数字之谜一解》《确定重力加速度的新方法》《量子纠缠公式的发现和证明与解释》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出的。

古人有许多创造发明成果,但是他们没有学过创造学。莱布尼茨本职工作是一名律师,他的许多发明创造和公式定律和理论草稿是在来回奔波的马车上完成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实践中观察、思考、感悟、领悟,掌握了创新方法和技巧,更有创造性品格。中国古代理学(阴阳五行学说、太极八卦思维)奠定了朴素辩证法基础,《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代代相传。诸葛亮用兵,刘伯承打仗,应用自如,变化无常,关键是模仿再创造。我们宣传、推广、研究《创造学》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活学活用,少走弯路,开发群体创造力,开展群众性的创造发明活动,科学生活,创新发展。

2.创造学的基础和入门

2.1创造学的基础

研究人类从事创造发明活动的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与实用技巧,总结好经验,归纳出规律,上升为理论,概括成技法,应用于今后的创造发明活动。这是创造学研究基本思路和方针。涉及智力、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品格,创造环境,创造工程,创造教育,创造技法、创作技巧等。前辈们作了系统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建立了中国创造学,形成了独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国特色的创造学体系。对“创造工程”“创造教育”的系统研究、深入研究,形成了完整理论体系,逐步完善产生了公认的创造学理论框架。

研究个体或者团体的创业创新过程和方法和经验,这是创新能力研究,属于创造学研究范畴。创新能力包括创造力。能力区别于创造力。

《发明与革新》杂志1985年创刊,黄友直主编雄才大略、竭尽全力,影响巨大,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创造学会的创始人、元老们在杂志上都发表过文章,深入浅出,奠基性的。袁张度会长主办的中国创造学会《创造简讯》《创造天地》会刊,继承发扬光大,记载了许多新理论、新成果,为中国创造学的提升作出了贡献。王加微教授1985年撰写出版了《行为科学》,1986年出版了《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率先研究创造行为。庄寿强教授撰写出版了《普通行为创造学》,率先翻译出国,他开辟了《地质创造学》,提出了《旅游创造学》。徐方启先生撰写出版了《创造经营学》。王极盛研究员撰写出版了《科学创造心理学》。夏钟、夏定海、林国正、徐方瞿、马种会、谢燮正、傅世侠、罗玲玲、关原成、赵金魁、宋文奎、孟天雄、罗成昌、李嘉曾、刘仲林、冷护基、叶惠新、刘得中、吴克扬(还有很多我不熟悉的)等先驱们从不同角度对创造学和创造教育作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成果卓著。

华中农业大学刘松年教授的论文《创新的前提》深入浅出,意义深远。他对“创新”一词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非创造学深厚功底者而不能成文。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扬,改变与发明,保存与创造,通俗易懂;古迹文明、知识文化、艺术技术既保留又提升。守正创新而非造假创新;画龙点睛而非画蛇添足。陈爱玲教授的 《创新能力拓展》扩大了创造学研究范畴。

能力与智力与创造力是有区别的。创造力的名词解释在辞海中能找到,创造学家专门研究过的。我曾予以创造力的计算。F=ma;创造力=智力×勤奋程度。创造力是一个矢量,智力是一个标量;创造力大小取决于勤奋程度(努力方向)。我提出“数量创造学”,发表论文《创造力的计算与评定》《创造学的数理模式》《意识领域的万有引力》《能力、智力、创造力》等。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引入数学后才能算完美的完善的成熟的。物理学也在发展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学无止境。

2.2创造学的入门

数学课程由简到繁。小学开始学习加减乘除(算术);初中学习平面几何、二次函数;高中学习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大学学习微积分、线性方程;研究生学习高等数学新理论。创造学也要这样设置课程,小学讲切割组合原理、聪明办法(和田技法);初中讲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创新方法);高中讲创造性品格、创造性环境、创造学理论。大学开设创造学选修课,讲创造学原理,创造技法产生过程与研究方法。研究生根据专业和学科方向选择创造教育、创造工程、创造哲学、创造科学等等。层层递进,金字塔结构,建立完整的创造学体系。参加工作后从事创造学应用与交叉研究。从哲学科学角度剖析创造发明案例,通过实践验证,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和理论,这是创造学专家、教授的深入研究。

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稳固上升的基础上,结合创造教育,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科学中从事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撰写小论文。关爱孩子,教育学生崇尚科学,先科普再科创,让孩子长大成人后自我进入创造工程境界。这是“造房子”最基本的步骤和方法。只有这样,孩子未来才会对自己对社会对祖国作出贡献,才能成为创造型人才。

中小学生从事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研究生博士后科学家从事大发明大创造大论文,但是创造学通过研究分析,创造性思维过程、创造技法应用是一样的,创造性品格、创造性环境是相近的。中小学教课本里要有创造学基础文章(案例事例)。大学里要开设创造学专业课(专业招生)。编办要设置相应的创造发明科室,招聘创造学专业人才,持证上岗,这样才能传承推广、继承发扬创造学。

夏钟老师曾对我说,想在《和田技法》基础之上,写一本《电脑与人脑》,他是有思想的也是有所悟的。“加一加”高深莫测,“从无到有”变幻无穷。我一直认为电脑是工具,是依靠人脑操作的。人脑会创造而电脑不会创造,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离开电脑的思想才是创造性思维。人脑潜力是最厉害的,所以要开发创造力。袁张度老师的《创造的潜能》一字千金,学生看懂了就有兴趣了,理解了就入门了。

嘉善创造学会三十多年中,主要是创造学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将创造技法应用于本专业和日常生活,交叉研究,发现发明和创造创新,不断思考和改进,每个会员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收获,尝到了甜头。我从中得到启示,深入研究,不断总结,提出拓展了一点创造学新知识新理论,发表论文,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3.创造学的研究和拓展

发明创造取决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共振。创造发明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体创造力和团体创造力的发挥。创造性品格、创造性环境是创造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是脑科学,建立在解剖学与实验科学基础上,相当于西医。中国是心学,建立在理学与经验基础上的,相当于中医。脑与心哪个重要?哪个主导地位?这个医生和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众说纷纭。量子意识、创造潜力的深入研究有望解开谜团。这是创造学研究的拓展延伸。

3.1创造性品格

创造性人格特征是人民性,科学性,自律性,真实性,独特性,严密性。这种人具有坚定的创造意志,强烈的探索精神,充分的自信心,高度的独立性。

创造性品格特征有独立、勤奋、坚毅、细致、严谨、孤僻、慎行、焦虑、怀疑、好奇、叛逆、边缘、固执、彻底等。他们不盲从、不屈服、不随便、不瞎弄、不混群,主要表现在“我思我行,奇思妙想,独辟蹊径,坚韧不拔,求真务实,仔细观察,专心致志,科学分析,精准判断,开拓进取”等方面。这种人有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清高,不合群,不同流合污,沉默寡言,孤芳自赏。他们追求“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独立思考,一气呵成”。

创造性品格是先天遗传的固有的人的性格特征,随着后天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形成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是后天培养的形成的人的性格特点(包括创造性品格)。先天品格不变而后天人格有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格是品格的高级表现。品格是一个定量。人格是一个变量。

从创造性品格到创造性人格,未雨绸缪,服务于民。创造性人格者既热情开朗又小心谨慎,公私兼顾。这种人善于保护自己,也热于帮助别人,既有道德底线又有法制观念。

3.2创造性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我办公桌上的座右铭是:生活的最大乐趣是劳动!人生的最大乐趣是创新!劳动创造了人。个体创造力和团体创造力对应的是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与创造环境戚戚相关。

我在《创造环境的分类分级与细化量化》中进行了具体描述。

创造环境的一般释义是能够激发人们去进行创造的社会环境。包括组织结构、思想气氛、激励方式等等。如:善用创造性人才以及适合和鼓励人才流动的机制;尊重创造性人才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以及物质和精神激励等。创造环境包括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环境。如:噪音低、通风好、灯光亮等自然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外在因素。通过优化外部环境条件,能使创造者发挥出最佳的创造状态和最大的创造力,保证创造成功。

创造环境是创造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称之为创造性环境。通过对创造环境的深入研究,给予定义定性定量,划分为创造外环境和创造内环境,扩散思维环境与集中思维环境,创造顺境与创造逆境,分别论述。然后进行分类细化,提出创造环境的计量单位用“张度”表示,采用10级评分法对其进行分级量化,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一目了然。

创造型人才必须适应随时变化着的创造环境,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开发创造力的创造性思维环境之中,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展现才智,实现理想。

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整个过程和境况;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与试验推广过程和情况,正是中国创造学研究理论体系取得特色成就的实例与写照。

周恩来不但具备扩散思维三维度,而且具备集中思维神力,更具有完美的创造性人格。他一生处于创造性环境中,故而出了个周总理,是为创造型人才楷模,为地球村树立了一座丰碑!周恩来的处事、思想、灵敏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切合“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三维度,堪为英才典范。

中华民族藏龙卧虎,四合院内智商高深,精英荟萃。“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一字之差,意义非凡;用字、用词、用语更恰当更适合更精准;激扬文字,勘为对创造学研究应用与拓展延伸的高度总结。创造精神永存!


      注:本文参加2023年中国创造学会主办、中国创造学会创新创业创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主题征文,荣获一等奖;2023年8月12日在中国创造学会指导、中国创造学会创新创业创造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全国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研讨会(腾讯视频会议)上报告和交流。

学术委员会更多>>
教学委员会更多>>

刘仲林教授

刘仲林,男,籍贯河北乐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学位点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人文、管...[详细]

大学堂活动视频更多>>

中华文化大学第43次讲学---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