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的“式微”与“勃兴”
漆 捷
近些年,韩国有计划地展开一系列争夺中华传统文化的行动: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活字印刷术”获准;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成功;并计划将科举制度纳入申遗序列;最近又准备向联合国提交汉服及汉字发明的发祥地申遗书。2008年,网上传来消息:韩国在具有500余年历史的SunkYunkwan大学举行大规模举行祭孔活动,试图借此一举把孔子彻彻底底地变成韩国人。
如果我们对韩国人貌似有理地“把中医说成是韩国的发明”、“发现李时珍是韩国人”这些所谓学术论证视为做秀,那么,上述事实值得我们深思!
先不说始自唐代追随中华先哲思想的韩国和我们叫板争夺这些本已盖棺论定的传统宝贝归属的真实动机(况且从世界文化大一统的角度,文化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单就我们面对这种挑战采取的消极态度,包括应该如何给传统文化定位、在对历史的传承问题上应该采取什么具体手段而言,我们至今的努力并没有激起太多社会涟漪!只有一些激愤得有点失去理智的网友质问:一个国家究竟可以无耻到何种地步?喋喋不休地数落着韩国人的觊觎。
相形网上一片开炮,我对当前偏离本门、逐渐滑向戏说、另类解读国学的风潮更加担忧。
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为什么今日之邻国对孔子如此高规格的敬重?对他创立的儒学如此信笃?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失职扪心自问?
所谓国学,我以为 是以儒学为根基的并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道、易、释、创家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手捧先哲经典,为有幸获得如此丰富对人、天、物的体悟而倍感骄傲。骄傲则已,但斜乜横亘于我们周围的反应,便可知祖先的精神财富遗传到我们这一辈还留下些什么?
中国对待历史文化传承的问题不可谓不重视,每逢文化盛会,总会有人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重要部署,一时间,会场内外好不热闹!一旦散会,各回各家,谁也不去管那吃不饱穿不暖的“传统文化”。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当时有学者激动说“复兴国学,根本上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然而,至今许多民众不知人大有这个 “复兴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所在。同年末,仅第一期投资就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国学俱乐部横空出世,号称打造中国当代国学第一品牌,而于丹们口若悬河的百家讲坛、各色文化网站和论坛,以及社会上一些冠以“国学家”头衔的人从经典名著里断章取义,随后忙不迭从袍子下端出一只为幕后组织索要赏金的碗,所有这些现象充斥我们的视听。该走的形式统统走一遍,包装加推广,一个都不能少,而铅华褪尽,有多少可资回忆的内容?这里的瓶颈是:表面的“勃兴”不能取代背后的“式微”。
我记得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新鲜出炉的博士生在网上这样评价:现状大致是,年龄很大的人关注传统文化或许是出于怀旧;年龄很小的小学生也读古文了,但他们不可能理解里面的思想,也不经常读;社会主体的中青年人则没有多少人去读古文了。他们对时尚生活方式追求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传统的兴趣,中华文化知之甚少,许多人精神迷茫。
对许多民众来说,“国学”是古董式的玩物,那就是孔孟之道、唐诗宋词、经史子集。大多数人不完全清楚“真正的古董”是怎么回事,否则假古董也就不会那么多了。“利益诱惑越多的地方,能忍受寂寞的人越少”,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对于国学兴趣不再,这才是悲哀真正之所在。
国学热最近几年回暖,这与经济形势好转、国人逐渐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关,仓廪实而知礼节。本来也应如此,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平的基础在于修齐,且治平非所有人要务,不修齐却连日常生活都应付不了。在郑人眼里,“买椟还珠”中的“椟”是追求绝伦精美的艺术品,是重文化而轻珠玉的高风亮节行为;我们不是郑人,不需要学习其重文轻利的作风,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事上,经济、文化两手抓更适合时代要求。因此,现在的国人有时间、有精力去关注不能带来直接利益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为“勃兴”创造了转机的条件。
式微到勃兴是从轻视中华传统文化到重视之的转变。这注定是漫长的过程,我们当然不能像阿Q那样急着说:“##,我们动手吧!”但是,既然前有韩人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确实该践行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更需我辈传承。